
今天是圣诞节,我想讲一个孩子的故事。
在我们小的时候,物质还不是那么富裕,孩子们很难得到玩具。当然这是一般家庭的情况,至于有的家庭竟然有那么多闲钱、也肯花在给孩子买玩具上,是我很久以后才知道的事情,大出我的意料。
总之就是在那样一个前提下吧,一个女孩子六七岁的时候才得到了一个熊猫布偶玩具,她自然很珍惜这唯一的玩具,成天颠过来倒过去地玩。玩得多了,她发现一个问题:这个熊猫四个爪子抱着一个球,这样在小女孩拥抱它的时候,隔着一个球,熊猫无法用它的手脚来拥抱小女孩。
不知为何,小女孩感到这是无法忍受的。她无比地渴望熊猫能用它的手脚来拥抱自己,真正地拥抱在一起。
她把目光锁定在了那个球上。只要把这个“阻碍”除掉,她和熊猫就“幸福”了!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懂得“幸福”这个词,但内心隐约这样憧憬着。
小女孩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或是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计划。那个年代的东西品质都出奇地好,球被牢牢地用许多针线缝在熊猫的身上,几乎和它融为一体,小女孩一个线头一个线头地剪过去,缝合紧密之处,连剪刀也插不进去。
工程进展得相当艰难,当进展了四分之一时,小女孩觉得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她以极大的毅力眼冒金星地努力了几个小时,却只堪堪完成一半的工作量时,她几乎要放弃了;但一种复杂的情绪支持她做下去。毕竟这工作一旦开始,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也许她早就开始后悔,但此时能做的就是让这可怕的事快点结束,也许阵痛过后,会迎来想不到的快乐!
当她终于拆除了球和熊猫相连接的最后一根线,把球从熊猫的怀中拿走,她看着熊猫依然带着同样的微笑,张开的四肢间空无一物;她把熊猫拥入怀中,的确比之前拥抱得更紧密了,但幸福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多。
当她不抱熊猫的时候,把它放在地上,它因为重心不稳栽了下来。熊猫张开四肢做出拥抱的动作,那里却缺了一个球。小女孩拿起那个球看看,是很好的一个球,无论哪里都做得很精致,但她不想拿走熊猫的球自己玩,尤其是看到熊猫还那样张开手脚等着。
她把球放回原来的位置,但球从熊猫怀里滚落下来。她一次又一次塞回去,但是她无法把球还给她的朋友了。
后来小女孩变得很怕看见那个熊猫,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太可怕的事。她把熊猫和球藏了起来,因为每次一看见熊猫空空的胸口,她就觉得如万箭穿心。
这个小女孩就是我。我其实还做过其他的坏事,但都不像熊猫和它的球这样让我心痛。
因为这件事以及其他的一些事,我知道小孩并不天生善良。天生的是欲望,自私,暴力,残忍,而我们所有的美德都来自于性之初的那一点不忍之心。因为不忍,因为对他人受到的伤害感同身受,才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乃至为他人牺牲奉献。
如今我儿子一岁半,已经开始进入人见人烦的年纪,看着他毫不可惜地摔打、踩踏自己的玩具,我想起多年前的这桩往事。训斥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能教会他谁的声音大、谁的力量强,谁就是对的。总有一天他心里的那颗种子会发芽,他会感觉到疼痛,然后他会学会爱惜。他会知道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剥夺朋友的快乐,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愿上苍赐予我们疼痛,赐予我们爱人、不忍人之心。
如果可以附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来得越早越好。让他们在玩具身上就学会这一点,而不是等到成年以后,对别人做了不可饶恕的事之后。
变更记录:
- 171225 CC 新建文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