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的一个悲剧作品。悲剧感也是崇高感的一种体现。读《海的女儿》,读者的内心和情感尽管充满了对小人物的同情,但更多的却是对小人鱼执着追求,甘愿牺牲自己的深深感动。
迪斯尼公司为了满足一般读者对于童话故事的圆满期待,将结局改为了小人鱼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这样的改编究竟是否合理?
从顺从普通读者的角度看,这样的改编无疑能赢得票房。但事实上却完全扭曲了故事想要传递的真善美的主题。
《海的女儿》的美在于其浓郁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就是小人鱼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和永恒的灵魂,失去了原本拥有的一切美好,最终却一无所得,连仅有的肉体也化为了泡沫。
显然,这样一种违背人性的结局,是会引起所有读者的悲愤、感伤,无奈与惋惜的。但是,在这样一种悲剧性结局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生命的另一种崇高与意义:每一个生命最终都会化为泡沫,这是有形体事物的必然结局。作为一个有灵魂的人,追求的不应当只有结果,也应该去全身心的体验追求的过程,因为生命是否饱满取决于体验的多少。
回看整个故事,小人鱼从出生开始对世界幻想,到长到十五岁游出海底世界,进入人类世界,救了王子,爱上王子,并为追求到王子的爱,全身心的付出,最终在绝望中选择舍弃生命成全王子。这样的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有家人全部的爱,有与王子一起出游、一起舞蹈、一起看海的甜蜜,有穿越死亡之谷的恐惧,有做出选择之后身心的痛苦……可以说,小人鱼在极为短暂的一生里品尝到了世间所有的情感,而正是这种情感的丰富性,不仅让她的生命充满了色彩,更让她体验到了生命的丰富性带来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多彩的生命,始终是为着一件事而来,一件事而去的。试想,这样的一种“跌宕起伏”的生命体验过程,不正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价值吗?
所以,当我们看着电影中小人鱼与王子终于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应该只露出欣慰而满足的笑,也该问一问:难道付出就必须要得到回报吗?付出就真的能得到回报吗?如果得不到,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付出的价值和意义呢?
所以,当我们接受了一切习以为常之后,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尝试着想想,或许生命还有另外一种理解的可能,或许我们还可以选择看待生活的另外一种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