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早教课堂
从熊孩子说起-关于边界的分类

从熊孩子说起-关于边界的分类

作者: 昭哥聊聊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23:09 被阅读2次

    关于孩子边界的分类

    前段时间,有一个小新闻被刷屏,说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地铁上在孩子睡着时,怕孩子的鞋弄脏邻座的衣服,全程一直用手护着孩子的脚。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引起了上十万的讨论。大家一边倒的大赞这位母亲有教养,会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一边纷纷回忆和吐槽自己曾经在公共场合遇到过的各种熊孩子和更令人气愤的父母。

    这时,另一条关于在迪斯内乐园里,一位年轻女士被熊孩子骚扰,并接下来还被其父母打骂的新闻再次刷屏。两相对比,舆论是挺热闹的。但我不知道大家从这两条新闻中,感受到了什么?

    关于教养或者素质的问题,别人已经讨论得很多,我也不想重复,但希望从另外的角度来聊一聊。那就是关于孩子行为的边界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去看。


    其实两件事中,两个孩子的父母都做了同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维护或者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显然一个做得很对,另一个则被大众所唾弃。

    我再提一个很多父母曾经接触过的例子-带低龄孩子去画画。现在的幼龄绘画课程已经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使用颜料和画笔,更为侧重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所以在这些课程里,大家经常会被教师提醒到:不要纠结孩子画得像不像,对不对之类的。而要让孩子自由的发挥,随意涂鸦。还有一个提醒则是:既然画画,那就别计较孩子有没有搞脏衣服,因为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变得畏手畏脚的,限制孩子的探索欲。同理,当孩子出去玩儿,弄得一身泥回家,也不用太过斥责。

    以前,我们还提到过,孩子不好好吃饭时,该不该追着喂的问题。是应该一旦不好好吃,就坚决执行纪律呢,不吃就饿着呢,还是和很多家庭一样,追在后面喂饭呢?

    当我们把这些新闻,和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做法摆到一起时。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到底我们该限制孩子做什么?又应该不限制什么,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呢?换句话说,我们经常说培养孩子的纪律感和规则意识,那么,这个规则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显然,以上不同的场景,我们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其中的区别,也就是给不同的规则分个类。这个分类其实很简单,关于探索式的边界我们应该尽量扩大,抑制住自己总想去管的冲动,更多是欣赏孩子的发挥,容忍一些小小的后果。比如涂鸦画画,玩耍时弄脏衣服等等。而关于社会与安全,道德准则相关的边界,则应该严格的执行。比如,不许打人,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闯红灯。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有任何动摇。

    孩子本来就是在不断试探大人底线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如何确立边界的。因此,如果我们自己都在边界的定义上非常模糊的话。那么自然也谈不上正确的引导孩子了。就如这些新闻中的家长,我敢说他们都会觉得自己很爱孩子,但结果到底对孩子好还是不好就有天壤之别了。

    当然,还有一些边界是在两者之间,比如孩子吃饭时,要不要遵守餐桌礼仪,主动摆好碗筷,让长辈先动筷子。这件事情在不同的家庭就有不同的理解。在公共场合,可能就是不可触碰的,在家庭里面,可能又每个人想法不同。这取决于你所在的地区风俗,需要因地制宜。

    但原则上讲,我们还是可以大体把边界分为探索式和社会准则两类。前者我们应该更多的给出空间,帮助其拓展,容忍小的错误。而后者则应该毫不妥协,坚决限制不合理的行为。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受人欢迎的行为准则。

    关于边界的原则,我在内控式早教思维的《空间原则》这一章中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熊孩子说起-关于边界的分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mz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