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孔乙己》
读书的时候,课本上是有《孔乙己》的,当时学了,只觉得其人一身毛病。近来无事,又再一次看了一遍《孔乙己》,竟然看得满目疮痍。
科举完了,然而孔乙己还沉溺在“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这样的学问中,不能自拔,并自以为是一种能力或本事,也是让人感叹嘘嘘。
科举,以现代人的目光去看,是给了读书人错误的方向。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我有否定选拔考试的意思,一点都没有,相反的,我很赞成公平的选拔考试。科举的局限性在于科举的考试内容,已经不适应于科技时代,不能适应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的时代。
时代在变,人也应该有所变化。科举完了,当时的读书人,也大多能够从科举里走出来了,而孔乙己并不能洒脱的挥手说再见,似乎孔乙己的悲剧,全在于此。
老子说,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不要固执于一己之见,不要偏执于自己的一技之能,不要执着于自己的一得一失。所以,对于不能行之于世的技能,对于不能施展的屠龙之术,都可以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大胆的丢进历史的垃圾桶里去。在于我感觉,就是拿来著书立说,都没有什么用。
或许有人说,孔乙己的行为,是读书人最后的坚持。穿着长衫的孔乙己活着,脱下长衫的孔乙己没了。
我不这么认为。有话说,圣人不凝滞于物,故能与世推移。一个人不能变通,往往是沉迷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走不出来。孔乙己正是这样的人。我以为,一个人,但凡有一点点家国天下的心和观念,也不至于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而孔乙己没有。
是啊,一个人,只要有家国天下的心,就会因此而能够变通,就会因此而改变自己。总之,人有家国天下之心,就可以因家国天下而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