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和石油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
当我看着教授很坚定的用英语告诉我这句话时,我无话可说。每一次在学校看到“面纱妹”(中东的人),朋友的第一反应是她们都是土豪,而我的反应是她们有很多很多石油。
虽然这个反应看起来很彪,很扯犊子。
但是我想,如果你能理解我上一句话的每个词语,就不会觉得我我很彪,很扯犊子了吧。
因为这两句地道的东北话,
希望能让你想起在东北的北,有一座建在石油上的城市,
大庆。
没有觉得大庆哪里好,冬寒夏炙。每逢春节,淘宝网店恕不邮寄的地区,黑龙江是第一个。
冬天的寒雪,穿人的冷风。里三层外三层包的像个粽子。
连个地铁都没有。
这城市真的挺一般的,真的。
在悉尼校园来回穿梭,
北京的同学在赞叹悉尼的空气好甜啊,
我笑着说:“我木鼻子,闻不出来哈哈。”
在悉尼车站焦急的等车,
我们的目的地是三公里以内的市中心,朋友在仰头查看电子屏幕的地铁时刻表,
而我内心:“本车将竭诚为您服务,起价5元,请说明目的地,谢谢。”
在悉尼冬天,和朋友们在街上,
A说:“改天有时间咱们去滑雪吧,坐车去郊区的山里面。”
“咱们还可以打雪仗哦!”
“好啊!”
“哎,你们东北是不是天天扔雪球打雪仗玩?”
我:“我们都是把人放倒,往衣服里灌雪。”
“那样不冷吗?”
我:“习惯了就一点也不冷。”
“那我打雪仗跟你一组,我先预定了!”
“不不不,我跟他一组!”
“不行,我俩关系好,他得跟我一组!”
“哈哈哈哈哈。”
在学采矿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大庆小哥。
其他人不知道我的中文名,也不知道英文名。
其实我并不喜欢总换别人对我的称呼。
因为还得重新去习惯。
刘大庆。。。
哈哈哈,还真像老一辈的会战。
大庆这个城市已经给我贴上了太多的标签了,
很多的标签我都并不赞同。
就像河南,
一提到河南人,就总有声音说:
“犯我河南者,有井无盖。”
不是地域歧视,
我也不喜欢地域歧视,而且东北在地域黑中也是首当其冲。
但是,
没有但是。
不说了,新认识的朋友来加我微信了。
“怎么给你备注呢?”
我:“中文还是英文?”
“啊,随便了。”
我:“要不你叫我大庆小哥吧,他们都这么叫。”
备注:大庆小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