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
《无问西东》中,青年吴岭澜面临选择文科还是实科陷入了迷茫。
校长梅贻琦先生问他,为什么要要选择实科?吴岭澜给出了他的答案:因为最好的学生都选择实科。随后,电影中校长的一席话让吴岭澜陷入了深思: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当吴岭澜疑惑什么是真实时,梅先生给出了答案: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希望。
这次谈话让吴岭澜充满了疑惑。有一次他偶然去了图书馆,听了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人十分羡慕。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真实”有多重要。那一刻,吴岭澜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
1、
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叩问自己的内心,当下是否在顺从自己的内心。你当下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了什么,和谁在一起,这些是否都足够真实。临睡前,是否能保持平和与希望,梦醒时,心灵深处是否满溢出不懊悔。
我们把奋斗当做了目标,误认为过程都是痛苦的,苦哈哈的坚持。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用忙碌来安慰自己。其实,奋斗只是个手段,是你确定了那个目标之后所要付出的成本。真正的能让你持续奋斗下去的内在动力是,你找到了内心深处那个有意义的事。
2、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会有勇气前来。
影片中引用了泰戈尔的诗《爱者之贻》,道出了曾困扰问题的答案。
世界于你而言毫无意义和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哪个陌生人,提着满蓝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的梦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生活本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若是能看透未来,或许那些悲观的人会临阵退缩,而乐观的人会盲目的乐观。之因为无法看透未来,生活才有了惊喜。
3、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兰博基尼这种车,如果你出生时买不起,那你这辈子也就买不起。
虽然这是个段,但是出生决定论却影响了周围很多人。当你的思维接受一个结论后,你的行为也逃脱不了思维的界限,永远只在界限之内做事。
这个世界都是在用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在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拥有一项不容易被替代的技能,是人生最重要的资本。当社会离不开你的时候,也是你用价值换货币资本的时候。
4、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人奋斗的过程恰是这样一个金字塔形的过程,20岁的时候,先是赚钱满足生理的需求和安全需求,差不多能自给自足还能有些小情调的时候,开始向往爱情。等到了30岁,精力尚可,资本和人脉渐佳,事业上要搏一把,满足自己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一个从底层到高层逐步攀登的过程,而思索生命的意义恰恰要从金字塔的顶端开始思考。以终点思维思考,以终为始,先想清楚为什么,再行动。先认清内心深处的自己,由内而外,内在想法驱动外在的行动。这是一个倒金字塔形的思维方式。
5、
最终,我们都要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解脱出来,尊重内心的自己。人活在世,不乱于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