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不会管理时间,加班有何用?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

不会管理时间,加班有何用?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

作者: 一代文嚎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07:48 被阅读0次

出晚归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然成了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也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仿佛被工作的巨浪裏挟着、被任务的洪流推搡着,亦步亦趋,不知道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也不知道前路的方向。

我们的工作中,制定了太多的计划,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干扰,无法达成;我们号召过很多活动,轰轰烈烈开始,平平淡淡结束;我们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会议,工作中的困难却反复出现;我们加了很多班,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忙碌。

我们管人管事,而有时候,却忽略了对工作本身的管理,对工作的管理,关键在于对个人、团队工作效率的把握和时间的管理。

第一,要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完成PDCA的工作闭环

很多人都知道PDCA的工作闭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头无尾的事情总是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1、计划的合理性

我们本着结果导向的原则,规划工作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将目标分解地越细致,对工作任务的管理精度就越高。

我们将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个月、每一周,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大的目标单元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我们平时可能会有种各样的意外,可能某一天确实做不了事情,所以不能太死板。

而有一个星期的短期目标后,就可以在每天上班的时候,做好每天的行动计划清单。

2、对计划的管理

同样,对于工作管理,不仅要有制定行动计划这样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目标要符合 Smart原则:

必须明确而清晰(Specific),

可以衡量( Measurable),

契合实际、可以达成( Attainable),

与其他目标有相关性(Relevant),

有明确的时间限制(Time- bound)。

有了明确的目标计划之后,就要将工作的主线集中在目标计划的实施上,按照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四象限分类法,安排好工作任务,根据二八原则,将80%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

如果每天忙碌的工作,与计划相距甚远,往往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而可能是被其他不重要的事情牵扯了精力,或者计划本身在制定的时候,出现了偏差。

第二、拓展时间宽度,拒绝拖延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经常会通过延长时间的长度来达成目标,而很少人会思考时间的宽度。时间的宽度,在这里考虑的就是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的产出效率,效率越高,那么他的时间宽度越大。

很多管理学的书都告诉我们,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长中,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长只有5小时左右。对于很多人来说,时间的宽度是很难扩展的,但是时间的长度却很容易拉长。所以,我们做事情会拖延,我们忙忙碌碌,却又不得不加班。

那么,如何拓展时间的宽度呢?

1、尊重时间

将看似无限的时间价值化,把公司支付的工资,核算成每个小时的价格,思考自己这一小时做的工作,能否带来等价或者溢价的回报。时间是最大的成本,尊重你的时间,并使其值得尊重。

2、保持专注

不要多任务并行,这只会消耗注意力,多个任务需要完成的时候,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案,专注聚焦于一个任务。

比较流行的番茄工作法,就是基于这个思路。

将每25分钟,设置为一个番茄时间,一个番茄时间内,只做好一件事情,最好将手机调到静音,避免外界干扰。

在一个番茄时间结束后,休息5分钟,集中处理通讯沟通的事情。

在时间划分上,要尽量多预留整块的时间。例如,在会议时间安排上,往往一个会议,毁了整个下午,因为它把下午打碎成两个太小的时间段。开会最好安排在早晚,把小组会议和沟通(邮件、电话、微信等)结合,创造不间断工作时间。

3.积极的休息

明明已经很辛苦了,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虽然很感人,但是往往输出的工作结果是下行的。

套用一句网络用语:

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

与其驱动混混沌沌的头脑“长期作战”,不如适当休息,使精神恢复清爽后继续投入工作,如此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发生麻烦时,例如做错了事情,被客户投诉时,将有很长时间感到苦恼,这时即使勉强工作,效率也不会提高,不妨让自己放松一下,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再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

第三、从公司制度上管理时间

1、工作汇报及会议管理制度

公司应该制度符合各级组织实际情况的工作汇报及会议管理制度,从管理制度层面,为整个组织营造高效的工作氛围。

要将公司战略目标分解成战略重点、子任务和行动计划,再将行动计划分解为月度部门计划,要让公司的各级组织都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从而保证每一名员工所做的工作,都是承接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的,将员工的具体工作与公司整体价值取向相结合,积沙成塔。

2、养成开晨会的习惯

为保证和落实PDCA循环,制度上也要求各个团队养成开晨会的习惯。无论是当面开会,还是通过电话会议,亦或者微信群沟通,晨会的目的是让管理者明确员工每日的工作重点,而同时,员工反馈前一天工作中的问题,将其作为管理者的工作任务帮助员工协调解决。

通过每天PDCA的循环,可以减少周会和月会的汇报时间。由管理者及时协调工作中的问题,深入思考、协调事项背后需要理顺的工作流程,也能够大幅减少各种例行协调会的召开,将员工和管理者从开会中解放出来,创造更多整块工作的时间。

结束语

最后,生活不止眼前的工作,还有诗和远方。除了工作,我们还需要陪伴父母、爱人、孩子和朋友,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书要读,那么多的风景要去看。而所有这些花在生活享受上的时间,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开朗、自信,而这样的精神面貌,也会反哺于我们的工作,激发我们对团队的热爱和工作中的主动性、创造性,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相关文章

  • 不会管理时间,加班有何用?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

    出晚归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然成了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也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仿佛被工作的巨浪裏挟着、被任务的...

  • 勤奋与懒惰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每日一句#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心得

    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中证明~~

  • 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前行惯性

    雷军曾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我想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饰战略的无能。 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战略,一个...

  • 意识,比拼命重要100倍!参加秋叶写作训练营七大思维突破

    小米雷军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同样,不要用忙碌的勤奋掩盖思维上的懒惰。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

  • 晨间日记

    雷军曾言:“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2017-02-12元宵节加班有感

    项目管理差,导致人太累 需要分散压力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给自己减压!!

  • 战略与战术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猎豹移动CEO傅盛 通解:战略上勤快而战术上懒惰是“眼高而手低”,战术...

  • 摘录

    拒绝思维懒惰,习惯于深度思考,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有能力的人绝对不习惯于加班,不懂得深度思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会管理时间,加班有何用?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to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