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丨十年七迁,一代名臣的修身十三条

曾国藩丨十年七迁,一代名臣的修身十三条

作者: yiyiyiyou | 来源:发表于2024-07-01 10:29 被阅读0次
图源网络

没有显赫的家世,家族数百年没有出过一个秀才;没有超出常人的天赋,考了7次才中秀才。正是这样一个“笨人”,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晚清复杂的动荡中超越同时代大人物,位居人臣,并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十年七迁,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但都凭借超强的毅力和近乎病态的自我管理扭转局势。

自道光六年(1826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国藩多次参加考试:通过长沙府童子试,位列第七名;考取秀才;第一次会试未中;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曾国藩始终不愿放弃,坚持学习。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并成为军机大臣穆章阿的得意门生。后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自此踏上仕途。

在京城的日子里,曾国藩深感自己学识浅薄,于是开始潜心研究经史子集,尤其是对程朱理学的深入学习,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曾国藩任国子监司业,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实权职务。在此期间,曾国藩致力于教育改革,提倡“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理念,深受士人推崇。

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国藩参加散馆科举,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主要负责修订国史,以及主管文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相当于今天的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国藩受命为四川乡试正考官,并被授翰林院侍讲,主要参与讨论文史、勘对公文,相当于中央机关的秘书。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曾国藩充文渊阁直阁事,如同国家图书馆、档案局的管理人员。文渊阁相当于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直阁事一般是皇帝亲信、踏入实权阶层的重要一站。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曾国藩升为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同年出任钦派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大臣,进入“中央”核心队伍。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曾国藩受命稽查中书科事务,负责调查国库亏空等问题。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被升为礼部右侍郎,官至正二品,正式步入权利核心,接触到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视野和格局得到了极大提升。后又任兵部左侍郎,开始涉足军事领域,积极倡导军事改革,主张提高军队素质,强化国防力量,为日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基础。次年,署工部左侍郎。

从寒门学子到封疆大吏的十年七迁,曾国藩的这段迁升经历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但被朝廷如此重视的大员,在接下来的政治生涯中,却在从二品衔上徘徊不前,不仅没有晋升品衔,就连实际职权也没有,可谓是客寄虚悬。

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朝廷授命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署理两江总署。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自我完善,并将自己的心得总结提炼为“修身十三条”,涵盖个人品德、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

主敬:保持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清明在躬,如日之升。以敬畏之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保持庄重、恭敬的态度,对任何人和事都要表现出尊重和谦逊。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定力和思考能力,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绝不赖床。养成早起的习惯,珍惜时间。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专注于当前正在阅读的书籍,书未读完不看其他书,不被其他书籍分散注意力,做到心无旁骛,深入理解每一本书的内容。

读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每天读10页史书,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了解前人的经验和失败,以史为鉴,指导自己的行为。

谨言:刻刻留心。说话谨慎,避免轻率和冲动,注意言语的分寸和礼貌,以避免伤害他人或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注重修养内在气质,保持心态平和,遇事冷静,不轻易动怒,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注重身体健康,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记所知: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对每天说的、想的和经历的事情进行记录和反思,即“吾日三省吾身”,从中汲取教训。

日知所亡:每日记录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每月回顾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巩固已经掌握的内容,防止遗忘,保持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的更新。

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每日练习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修养,也是内心的修炼,通过书法陶冶情操,培养耐心和细致。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晚上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不必要的应酬,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蒋介石曾评价:“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化之人,却不腐儒,采纳各家学说之长,扩大孔孟之道的内涵,并兼采西学,凭借着强大的内心修为,在政治、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屡书传奇。

相关文章

  • 《曾国藩传》2021-04-05

    1840-1852,曾国藩的京官岁月。从道光二十年到咸丰二年,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张宏杰分析了三条主要原因:一是自...

  • 你会说话的程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厉害的人从不说这六句话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他勤劳廉洁,德行兼备,在官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仕途春风得意。...

  •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他勤劳廉洁,德行兼备,在官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仕途春风得意。 ...

  • 《曾国藩传》20191013

    惊人的进阶之道 曾国藩道光二十年至咸丰二年(1840-1852),“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个升官的速...

  • 曾国藩轶事

    曾国藩被人称为官场第一完人,创造了“十年七迁,连升十级”的奇迹,他的《曾国藩家书》更是让他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他也...

  • 8/1000自律管理12条(模仿曾国藩自我管理12条军规)

    曾国藩1840年到北京做官,进入翰林院,1852年离开北京。在十多年里,曾国藩在仕途上的升迁非常迅速,十年七迁,连...

  • 惊人的进阶之道

    今天,我们继续共读《曾国藩》的第三章—惊人的进阶之道。 曾国藩进了翰林之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他出身非常普通,既...

  • 言传不如身教

    曾国藩作为晚清的一代名臣,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他是一代...

  • 曾国藩3|自律带来的好运气

    天资平庸,没有任何背景的曾国藩,从1840年到1852年的十几年间,官职由七品升至二品,“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

  • 曾国藩4|论朋友的重要性

    昨天讲到,天资平庸,没有任何背景的曾国藩,从1840年到1852年的十几年间,官职由七品升至二品,“十年七迁,连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丨十年七迁,一代名臣的修身十三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vp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