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你准备的书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有人说:“有孩子的家庭就像战场,亲子战、夫妻战还有数不清的混合战此起彼伏。”所以,有些妈妈无奈地说:“好想把孩子塞回去重新养。”
是啊,为人父母,我们都期待着母慈子孝,可哪能不经历鸡飞狗跳呢?二胎家庭,更是一言难尽。
不起床不穿衣,哭着喊着买玩具,兄弟姐妹非要争抢同一个东西,问题层出不穷,可真是哄不得,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
我们常常寄希望于大点就懂事了,但事实是上学期间的孩子作业又成了亲子间的一场恶战。
一个催,一个拖,还有孩子会说:“妈妈,我一定给你把作业做完。”“什么?做作业是为了妈妈?”是的,这欲哭无泪的一幕幕就像戏剧一般,变着花样上演。
遗憾的是,戏剧结束,每个人都会安静离开,但爸爸妈妈可不行,这就是你走不掉的日常。
亲爱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苦恼呢?
如果没有,我真的要祝贺你,如果有,你也不要着急,今天,我就带你探索亲子相处的秘密,让孩子从问题制造者到问题解决者,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戴尔•费伯和伊莱恩•梅兹立马丁,她们都曾跟随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穆•吉诺特博士学习,是成人与儿童交流沟通问题方面的著名专家。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经出版,销量高达300多万册,被译为三十多种语言。《波士顿环球邮报》更是称其为“亲子教育的圣经”。
接下来啊,我就为你解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会教你走进孩子内心的方法,清除那些阻碍你和孩子携手解决问题的障碍,然后给你5个让孩子跟你主动合作的绝招。
好了,话不多说,现在开始我们的学习吧!
01
走进孩子内心,让他愿意跟你交流
亲爱的,我想很严肃地问一句:“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请不要着急回答我,你先回忆一下,你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就这么点小事,你用得着哭吗?”
“老师也不是恶意呀,他是为了你好。”
“明天再给你买一个就是了,别哭了。”
“你能不能不要哭呀!”
不得不说,为人父母的我们都或多或少地说过这样的话,可能是孩子为掉在地上的棒棒糖哭闹时,可能是孩子告诉你老师训他时,可能是孩子丢玩具伤心时,也可能是他什么都不说就开始哭的时候。
我知道这样的哭闹会让你心烦意乱,但亲爱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份未被理解的感受。怎么说呢?就拿玩具来说,玩具对孩子的意义,就像车子房子对我们而言的意义一样。
从我们的立场,你永远无法理解丢掉心爱的玩具,孩子有多难过,绝不是再买一个或者告诉他小事一件就能平复的。所以,一味看向孩子的行为,你就永远读不懂他的内心,管教也就事倍功半。
但为人父母,我们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问题行为出现时,恰恰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最好的机会。那我们要具体怎么做呢?这本书会给你4个技巧:
一是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孩子哭着告诉你:“妈妈,老师训我了”,这时候,不管多忙,你都要暂时放下手头工作,然后蹲下来看着孩子。
在这里,我要提醒你啊,千万不要说“为什么呢?”或者直接猜测“你是不是又和同学说话了?”而是牵着孩子的手,或者揽着他的肩膀。
这样会给孩子一个安全的信号:“我很在意你说的话。”这样一来,孩子才愿意跟你说下去。
二是用“哦”“嗯”“我知道了”等词回应孩子。
看起来,这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词,但这是对孩子感受的认同,会鼓励他表达内心的感受。
你可以想一想,你的孩子有没有这样问过你:“妈妈,你在听我说吗?”这就是孩子没有从我们这里得到回应的结果,如果一个孩子正在表达负面情绪,而没有收到你的回应,他会更加挫败,然后拒绝你接下来说的每一句话。
所以,除了眼神看着孩子,我们还要多用语气词去回应孩子。
三是帮助孩子把感受的词说出来。
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刚出生的婴儿,听到爸爸妈妈吵架声时,会做出翻身或者挠头的动作,这说明什么呢?我们从出生时,就有很强的感受性,但很遗憾,我们出生时是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孩子只知道哭,你怎么问,他都不回答,其实,他不是故意不说,而很大可能是,他也搞不懂自己是怎么了。
那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帮孩子描述,比如这样说:“宝贝,爸爸没有陪你玩游戏,所以你有些生气对吗?”只要我们持续给孩子一些情绪词汇,他就能在有情绪时,说给你听,而不是用一些行为做给你看。
四是借助想象来满足孩子的愿望。
当孩子非让你买玩具时,你是可以用他的想象来满足他的。不信?那我给你举个例子。
有个妈妈带孩子去旅游,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到了景区,孩子什么都要,给他买个小玩具还不满足,哭着喊着要恐龙模型,爸爸生气地训孩子太任性,丝毫不管用,他越哭越大声,你猜这个妈妈做了什么?
她拿出随身带的笔和纸开始画孩子想要的恐龙,一边念叨着:“我儿子要恐龙模型,嘴巴要大一点。”正在哭的孩子补充说:“还要有大翅膀,还要有2把枪。”妈妈附和说:“对对对,这样也太酷啦,我都记下来。”
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孩子停下哭,对妈妈说:“妈妈,看到这样的模型,你就要买给我。”妈妈很认真地告诉孩子,是的,已经记录在愿望本了,只要看到,就一定给你买回家。
你看啊,是不是很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让孩子去充分想象和完善他的愿望,而不是给他讲道理,这样他就会觉得被理解,也就不会有无理的取闹。
好了,现在你知道了,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是因为他内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受。
你还学会了4个走进孩子内心的小技巧,它们是全神贯注的听;用哦,嗯等语气词来回应孩子;帮助孩子表达感受;和借助想象来满足孩子的愿望。
那是不是说,走进孩子内心就万事大吉了呢?当然没这么简单,毕竟光看见问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解决它。那如何才能让孩子像小主人一样去解决问题呢?
02
拿掉问题标签,让他做问题的主人
所谓问题标签,就是那些“熊孩子”“自私”“爱哭鬼”“笨蛋”等说法。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你和孩子之间的魔咒,如果不除掉它,你们之间就永远无法一起去面对问题,更别提解决问题了。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心理学课上,老师让孩子们写20个“我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有个孩子是这么写的:“我是一个学习不好的人”“我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我是一个数学不好的人”。
亲爱的,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那假设这是你的孩子,你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讲真的,我很心疼这个孩子。一个人会这样来评价自己,你觉得他有力量做得更好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那我还想问你一下,你觉得这些评价最有可能来自哪里?没错,是我们,是为人父母的我们。
我们说的时候可能只是气话,但孩子真的会当真,哪怕他跟你各种狡辩和争吵。但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会把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内化成自我评价。
不过,你也不用焦虑和内疚,我们是可以拿掉这些标签的。那要怎么做呢?在这里,我给你6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新形象。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就是学会去肯定孩子一点点新的改变,比如孩子出门总是很拖延,但某一天很早,你可一定不要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吧!”或者“宝贝,今天很棒,明天继续保持哦。”
你一定很困惑,那到底要说什么?你可以这样说:“哇,宝贝,我看你昨天晚上就准备好了衣服,今天果然就很快呀,给你点赞。”
这句夸奖,不仅有你对他的肯定,还有肯定背后的原因。就是你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他能得到表扬,这样他就会继续保持优秀的做法,获得改变的动力。
一句话来说就是,不要总是期待完美结果,而忽略眼前一点点的新变化。不夸张地说,好行为真的是夸出来的。
第二个方法是创造机会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说白了,就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比如说,孩子做作业很拖拉,总是趁着你不注意,就偷偷玩手机。
很不巧,你就刚好看见了,那你告诉我,你怎么做比较好?当然不是训斥,但你可以这样说:“宝贝,你是想先玩会游戏,还是先做作业呢?”当他做出决定之后,你就可以和他商量时间分配了,然后你做个旁观者和监督者就好了。
看起来,只是让孩子做了一个小小的决定,甚至他还会有反复,但这对孩子而言,是一份“我可以掌控自己”的成功体验。
第三个方法是让孩子旁听你对她的正面评价。
不得不说,我们很少当众表扬孩子,其实,当众表扬会提升孩子的力量感。你也可以故意假装孩子不在场,就跟其他人说:“我儿子今天自己收拾的玩具,还帮我打扫了茶几,我真的好开心啊。”
你放心,被当众表扬后,他会忍不住继续做,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肯定。
但在这里,我需要提醒你的是,批评孩子时,我们要避免标签化,比如笨蛋、一事无成等说法,但表扬孩子时,你就可以直接说:“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这就是自律和坚持”等等比较概括的表达。
第四个方法是为孩子树立榜样,你期待孩子怎么做,就做给他看。
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就拿孩子输不起来说,你就可以这样给他做榜样。
你邀请他玩游戏,当你输了时,你就主动和他握手说:“恭喜你,你赢了,你刚刚走的那一步真是太好的,我一直进攻,却忘了防守,今天下的好开心。”
这个时候啊,你还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现在感觉如何?”我和你握手时,你又是什么感觉呢?你也可以问问他:“我输了,你会不会嘲笑我?”
不管你问什么,你要记住两点,第一点,不要为了问而问,如果孩子不愿意配合,就不要问下去。第二点,问的问题永远是孩子正在苦恼的问题。
第五个方法是与孩子共同回忆过往突出事件。
你来看这样一个场景,你的孩子跟你说:“妈妈,上活动课时,我总是爬不上去,老师说我灵活性不好。”很明显,孩子有些挫败,他要跟你求证自己是不是灵活性不好。作为妈妈,你会怎么做呢?
你说“多练习就好了”? 亲爱的,我希望这不是你会出来的话。因为这是在表示认同老师对孩子的差评,孩子会更加沮丧。
那要怎么做呢?当然是回忆那些积极的事件啦,比如你这样说:“你刚4岁时,我们钥匙丢在家里,是你从厕所爬进去,又踩着暖气片跳到地面,我们才得以进了门,我们都觉得你好灵活呀。"
你看,这就是用事实帮助孩子学会跟悲观的自己进行反驳。
不过啊,你一定要说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刻意编造一个故事。所以,你要很细心地观察和记住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每一件事。
第六个方法是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期望。
为人父母,最好的角色就是镜子,让孩子借助你的反馈去看自己的行为。
比如孩子跟你说:“妈妈,你必须现在带我去商场。”听到孩子这么霸道的话,当妈的肯定不舒服,但如果你告诉他很忙,他多半听不进去。反而,你越说,他越要坚持去。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我们第六个方法了,你可以说:“你这样跟妈妈讲话,我很不舒服,我希望你能换一种方式。”
看起来,这是极其普通的一句话,但孩子不反感,因为没有指责,而且你还明确告诉了对方要怎么做。其实,这样的表达也是在教孩子,面对别人的无理要求时,要如何合理表达自己。
好了,到这里,你知道了要想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就要摘掉孩子身上的固定角色,也就是那些负面的标签。
你学习了6个方法,它们是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新形象;创造机会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让孩子旁听你对他的正面评价;在互动中,为孩子树立榜样;跟孩子回忆突出事件;试着跟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
我们知道了4个方法走进孩子内心,也学习了6个帮助孩子跳出固定角色的方法,也就来到解决问题的部分了,那如何才能让孩子主动和你合作呢?
03
5个技巧让孩子主动与你合作
生活中,我们常听父母说这样一句话:“他就是故意气我?”而奇怪的是,孩子也吐槽说:“爸妈根本就不爱我。”
这样的场景真的很让人心酸,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呢?毫不掩饰地说,是不恰当的管教方式。
说到不恰当的管教方式,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父母说:“你这辈子就这样了,没啥出息。”这是谩骂式管教,又比如:“每次出错的都是你。”这是指责式管教。
再比如:“你在家里不是很横吗?有本事在外面也这样啊?”这是挖苦式管教。说完这几个,你想想看,如果有个人跟你也这样说话,你会和他合作吗?一定不会吧。
所以啊,要想让孩子主动和你合作,你必须要改变这些没用的管教方式,今天我会告诉你5个让孩子主动和你合作的方法。
方法一是把你看到的事情描述出来。
描述并不难,难的是不要带着情绪。
就比如你下班回家,看到孩子玩水,整个洗手间和地板都是水,我想任何一个妈妈看到这些,都是要原地爆炸的节奏。
脱口而出的很可能是:“你在干什么?赶紧把水给我关了,”然后结果可能就是孩子继续漫不经心地玩,我们的血压就一路攀升,然后是打骂和哭闹。
更气人的是,孩子还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样的熊行为,我特别理解这种无力感。
所以,今天我们可以试试描述法,怎么描述呢?
你可以这样说:“水满了,地板都湿了,消防员在哪里啊?”你可能不信,这样客观描述后,你会看到他屁颠屁颠地去灭水,这是因为你无意中给他了一个新方向,也可以说新角色,那就是消防员,因为好奇,孩子就愿意去做。
但你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暗示他,就比如你站在门口说:“门开了”,孩子就会说:“你关上不就行了。”这样问很自讨没趣,是吧?
所以说,客观描述不是指使孩子的工具,而是帮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然后激发他的新想法。
方法二是给孩子提供信息。
怎么解释?很多时候孩子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所以,如果孩子把啃完的苹果皮放在桌子上,与其说:“你为什么把苹果皮放桌子上?”不如直接告诉他“苹果皮要放垃圾桶哦。”
又比如喝完的牛奶放回冰箱,是因为在外面容易坏,那与命令孩子放回去想比,我们可以直接说:“宝贝,牛奶喝完放回冰箱,这样才不会坏。”
那我们简单总结一下,给孩子信息包含两个方向的内容,首先是告诉孩子一些他可能不知道的客观常识,还有就是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
方法三:用一个词来代替长篇大论。
很多时候,让一个孩子烦的不是具体做什么,而是我们反复的唠叨。
比如你想让孩子穿睡衣,很可能,你重复很多次,他还是不听,甚至跟你对着来,坚决不穿。有些妈妈会说不穿会冷啊,衣服刚洗了,可香了之类的话,其实,你可以直接拿给他说:“睡衣”。
收到这个信息,孩子的第一反应是“然后呢?”他就会主动去想接下来做什么。但我要提醒你的是,千万不要带着情绪来说这个词,就是客观自然的说给孩子。
方法四是说出你的感受。
你喜欢把你的感受说给孩子吗?很多妈妈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好,那你来看这样一句话:“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亲爱的,麻烦你告诉我,这是不是表达感受?很多父母误以为这是表达感受,其实,这是要挟。
那怎么才是表达感受呢?就拿孩子开门,你担心蚊子进屋来说,你如果说:“你干嘛又开门?”或者“跟你说多少次了,不要开门”,这是发泄情绪。
那如果你说:“宝贝,门开了,蚊子会进来,我很反感这个。”这就是表达感受了。
方法五是使用字条。
这个非常简单,就是把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你可能会说麻烦,那如果我告诉你,孩子对这些没有情绪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你愿意试试吗?
作者就说了这样一个例子,孩子不喜欢睡觉,一到中午,姐妹俩就在客厅里闹来闹去,妈妈就用了这个办法,在卧室门上写着:“爸爸妈妈在睡午觉,请保持安静哦,爱你们。”
你还别说,这姐妹俩真的压低声音,还比赛谁路过爸妈卧室时声音更小。有意思的是,这个老二根本就不认识字,但她觉得很好玩,所以就像玩游戏一样配合着爸妈。
好了,到这里,我们说完了让孩子主动合作的5个技巧:
1、描述你看到的事情;
2、给孩子提供信息;
3、用一个词代替长篇大论;
4、说出你的感受;
5、使用字条
为什么说它管用呢?因为这些都是触动孩子内心的东西,能让孩子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责任感、幽默感以及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对孩子而言,这就像挑战的游戏。
到这里,你就已经学会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全部精华内容。
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你知道了孩子不愿听我们说话,不愿意跟我们敞开心扉,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行为背后的内心感受;你还知道了4个走进孩子内心的方法,分别是全神贯注的听;用哦,嗯等语气词来回应孩子;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借助想象来满足孩子的愿望。
其次,我们说到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就要扔掉孩子身上的负性标签,比如笨蛋、胆小鬼等评价。
方法有6个,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为建立新形象、改变孩子的自我看法、让孩子旁听你的正面评价、为他树立榜样、陪他回忆突出积极事件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
最后,我们学习了让孩子主动合作的5个方法,分别是描述眼前的事情、为孩子提供信息、用一个词代替长篇大论,描述你的感受和使用字条。
为人父母,我们不指望孩子大富大贵或者多么出人头地,但我们盼望他有好的人际关系,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总拼尽全力地给孩子我们认为的最好,但遗憾的是孩子有些时候就是不能领情。
那今天,你就知道了,一个孩子只有感受好了,他才会愿意和你合作。
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感受,让他和我们合作,你学到了很多和他们相处的方法,方法并不难,但坚持很难,改变已经习惯到自然的模式更是难上加难。
但一切值得做的都值得做好,一切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的开心,亲爱的,只要你不断练习和尝试,你就一定能帮组孩子面对问题,去做问题的主人。
今天呀,要恭喜你,在亲子路上,又进步了一点点,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努力,一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信、有能力、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