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关系间对隐私的定义在于,我如果没做什么事为何怕你看我手机或是用我的密码登入社群帐户,就好像如果不让你做这些侵入干涉的事情,就代表我心虚有 鬼;两人要相互坦诚到没有界线,透明到你的朋友我可以决定去留。
但这其实是尊重问题。
我曾经听过一个个案因为想要抚平对伴侣的质疑所引发的焦虑不安全感,要求伴侣开启手机GPS定位,任何时候个案都能从定位中得知伴侣行踨,掌控对方一切行程;个案 也会用伴侣的帐号登入FB及IG去看所有的对话留言,除了上班时间之外其它时间都和伴侣绑在一块儿。 当然可想而知事情不会这么地顺利,虽然已做到滴水不露,但总会杀出个程咬金来让所有掌控破除了一个缺口,比如超商发票发现对方去了一个自己没留意 到的地点,或是信用卡帐单上发现一笔餐馆的帐却不是跟自己去的,诸如此类。 然后就更加紧密的盘查询问,这时伴侣总带着愤怒及怨恨而拒绝沟通。
这样的故事,容易令人感到窒息,原因是边界隐私的不被尊重。 虽然可以理解那股质疑的不安与焦虑需要被抚平,但以操控、透明、失边界的方式,并不见得能够填补内心安全感的缺失。
这让我想到小时候我的房间是不能锁门的,有一次我把门锁上,妈妈很生气地一直敲门要我把门打开不准锁,理由是她无法知道我在房里搞什么东西(是 到底能搞什么?);我的书信一定是母亲先拆封才递给我,我的日记也是母亲家常的翻阅例行公事,无一不渗透掌握(我常觉得我妈是FBI)。
这其实是一种权利边界的丧失,因为被侵入会产生强烈愤怒,但因还小无力扺抗所以会压抑。 这类的孩子长大后容易以暴力或歇斯底里的形式表现愤怒,因为触发的已不是单一事件,而是儿时所有被压抑的愤怒一起爆发的结果。 相反地,若是到了成长后还是无法表现愤怒的人,会无法拒绝他人,而长期无法拒绝别人则会在很多事上产生一种被剥削感。 因为总是被别人的需求裹挟,而自己的需求却无法被提出。 长期下来就容易与人疏离,在人际关系中,以拒绝的方式来表现愤怒。
就我个人对自己的观察来说,即使我是能够表达愤怒的,但还是属于在一开始怯于表达自身需求而隐忍,然后忍到忍无可忍时才并发所有情绪一起爆炸。 我想这就是因为自主性被剥夺引发权利丧失的愤怒在作崇,其底层是个人边界的设立问题。
而房间所象征的其实是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在外界危险或纷乱时,能够栖身的安全之地。 不能锁房门就意味着自己的心理空间是不安全的,随时有人会入侵,而我没有能力决定谁可以进来谁不可以进来。 在这样没有权利控制自己内心的自我状态下,一个人很难拥有足够安定的力量在纷乱的情境中安住自己。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认知:我对自己的焦虑无能为力,只能由你来让我安心。 于是控制你便会是主轴了。
除了了解自己心理界限的设立之外,我想若是以锁房门的例子来看,母亲的焦虑并不比我少。 为什么非得不锁房门呢? 为什么一切都得要透明呢?
对母亲来说,那种控制不了我会在房间干出什么事的焦虑,及那股需要面对房门锁住被拒绝、被抛下、被排除在外的不安,甚至怕一切失控的恐惧, 可能都透露出母亲的安全感议题。 然后可以预见的一个控制狂母亲,就会有一个控制狂女儿,这其中的不安全感及恐惧无疑地传给下一代。
因此回到伴侣话题,是否一定得要掌控对方的一举一动,一切透明且相互渗透才是互信呢? 我其实是抱持怀疑态度的,这样的互信是建立在「不信任」之上的,以行动证明我「没有骗你」来让你相信我,这不正是不相信的最高境界吗? 到底是我偷看你手机的侵犯隐私比较糟,还是你欺骗我的谎言比较糟?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
有坚固的心灵房子,才能躲避大野狼的各种袭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