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周末的一次骑行,献给母亲。
今天正好是母亲节,祝妈妈节日快乐!
周末去哪里?可能是我经常会考虑的一个问题。
本来这周的阅读和写作的任务,还是挺重的,想着趁着周末的时间,赶赶进度,打磨一些作品。
昨天晚上洗澡,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腰缠万肉,而不是万贯的时候。
决定周末要运动一下了。
5公里跑步已经完成了一次,在交叉训练的运动原则考虑下,那就来一次骑行吧。
今天早上,闹钟是6点06分,可是5点45分,就自然醒了。
简单收拾一下,骑上心爱的“美利达”,出发!
耳边响起纵贯线的一句歌词:出发吧,不要问那路在哪儿,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
对了,我要骑去哪里还没有确定呢。
大概看了一眼地图,只确定了大概的方位,3点钟方向,20公里范围内。
开始有一段路程还是挺熟悉的,是以前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经常会骑过的一段。
周末的早晨,没有什么车,路边只有高傲的杨树,拦住了遍洒的阳光,留下斑驳的树影。
早上还是有点凉,骑行到5公里左右,身体才温热起来。
渐骑渐远,路过了村庄,越过了原野,进入了一片新建的居民区。
都是小别野的风格,因为在郊区,楼与楼相距的空间很大,看着很舒服。
这次骑行,路上的风景几乎大同小异,都看腻了。
主要还是想看看人,看看周末的清晨,出来活动的都是谁。
见的最多的就是晨跑的人。在小区附近,每骑过1公里左右,就会看到一两个跑步的人,年纪大约在35岁以上。年轻人没有,年老的人也没有。
不一会儿,到了一个高铁站,停下来观察了2分钟。
总共看到不超过10个人,进站乘车。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小站的偏远,还是人们生活的悠闲。
这里是北京的地界,但是没有想象中那种北京的节奏。
一拐弯,就是一个公园,老年人的晨练乐园,阿姨们在组团跳着扇子舞,大爷们在玩器械,打篮球。
看着他们打篮球,想起了曾在研究生的时候,一帮子老教授在早晨打篮球的画面。
看看时间,已经7点,该返程了。
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也多了起来。最多的就是骑车去上学的中学生。
穿着校服,骑着单车,三五成群,为周末的早晨增添了一些青春与活力。
周日,对于上班族是休息日,对于中学生来讲,好像就是普通的上学的一天。
节假日,对于不同的人,定义真的不同。所以,也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节假日不是一定要休息的。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也说过类似的内容,他从来不过节假日,甚至春节期间都与日常无异。
想想也是,节假日是社会节奏,而自己要有自己的节奏。
本质上讲,每天都是24小时,是没有分别的,不要让周末成为放松偷懒的挡箭牌。
这不,我就没有睡懒觉,别人起床的时候,估计我已经骑行完毕了。
耳机里传来了“您已经骑行30公里”消息,也快到家了。
时间正好不到8点,肚子也饿了,顺路吃了早点吧。
经典的套餐搭配,豆腐脑+油条。这里是人喜欢称之为“老豆腐”和“油饼”。
无所谓了,吃饱不饿就行。
周末的骑行,以一顿美美的早餐结束。
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