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情境的问题

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情境的问题

作者: 李姵仪老師的教育觀察筆記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20:43 被阅读0次

    为什么要上学?这应该是所有孩子小时候埋在心里的OS!

    这真是个好问题,但很少有成人真心的好好回答孩子!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妈妈:因为要你变聪明呀!

    孩子:为什么要变聪明?

    妈妈:因为聪明的孩子会有很多人喜欢呀!

    孩子:为什么需要很多人喜欢?

    妈妈:你不希望很多人喜欢你吗?

    孩子:希望呀!

    妈妈:所以你就要乖乖上学呀!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爸爸:因为好好上学以后才会有好工作。

    孩子:有好工作很重要吗?

    爸爸:是,没有工作以后会当乞丐。

    孩子:当乞丐有什么不好?

    爸爸:当乞丐没饭吃,没房子住,在外面刮风淋雨很可怜。

    为什么要上学?这是很多孩子都曾问过的问题,无论成人的答案是什么,总是想尽办法要引导到孩子得好好读书的方向去,因为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会读书的人似乎比较有成就,这也造就了我们一代传一代的要孩子“好好读书”,但在孩子的脑袋瓜里其实是无法想像什么是好成就,也无法想像未来的人生问题,只是很单纯的要得到成人的欢心,所以就乖乖的好了?然“为什么要上学”这个问题会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个体优劣势的情况、兴趣发展以及学业成就的状态而有了不同的解读,父母长辈的答案常常不能“满足”孩子内心真正的疑问,这不禁也让姵仪老师思考着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既然学习是每个人成长过程必经的历程,那应该具有人类发展的共通性才对,也就是说学习的根本应该与生活有关,而得到好工作或是讨人喜欢则是学习后的附属产品才对。

    思考人类的祖先时期,为了生存而学习打猎和采野果,这可能也是人类后代子孙能够得以持续存活甚至称霸地球最初始的学习,为了让“生活”的威胁越来越降低,于是发展出打火、穿衣、数数和画画,甚至为了解决越来越多生活上的问题,因此人类发明许多工具,帮助生活上需要的移动(交通)、避灾(居住)、疾病(卫生)等等的需求。而动物天生具有的繁衍能力在人类生活的表现上,则发展出人类独有的沟通模式(语言及文字),这也就是人类才有的特殊技能。由以上的推论来看,“学习”一直都存在,而我们的祖先显然不是为了有好工作或讨人喜欢才学习的,单纯的就是“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罢了!

    自工业革命之后,“学校”成为人类成长必须进入的一种表征,在那个人类阶级区分明显的年代,能上学变成一种身份的象征,有学问的人懂得运用资源得到更好更高大尚的生活,甚至发展出贵族才有的娱乐活动。在历史中得知,中国文化里的科举制度,让穷困人家成了上等官家,也因此“好好读书可以翻转人生”成了佳话,日渐也成为我们骨子里的思维,其实认真想一想,当时的苦读和赴京赶考,不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上困顿的问题而有的作为吗?考试的内容未必跟生活的情境需求有关,最主要就是要分出个高下,因为“状元”就只有一名,也就只能以学识论输赢,从此,“上学”“学习”“读书”就只能跟知识的容纳量相关,跟生活脱节了。

    现在,是什么帮助人类持续生命至今?人类是如何发展成现在的文明?从以上的历史分析可以知道:“学习解决生活情境上的问题”应该是最初始也最实在的答案。

    回来看看我们的小婴儿吧!生命之初最原始的需求就得解决饥饿感,学会吃(吸奶)就是最重要的任务,经过每天不断的练习,吸奶的技巧会越来越精准,接着为了能生存在现代文明里,小宝宝就得有好的抓握能力,以支应未来会面临的生活情境 — 用汤匙吃饭、拿杯子喝水,而为了不出错不出糗,抓握和身体平衡的能力得越来越精确,让自己使用各种工具的时候可以掌握自如。原来呀,孩子的动作发展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进一个层次来看幼儿园的孩子所面临的生活情境问题吧!为了满足自己社交的内在需求,因此在幼儿园里得学习如何跟他人一起玩,为了解决自己想买东西的欲望,所以得学习如何使用金钱,为了使用金钱,所以得学算术,为了搞懂这个世界的规则,得认识哪只叫做老虎哪只叫做猫,也得搞清楚苹果的吃法和肉的吃法不一样……..,以上种种认知活动,仔细想想,不也是在解决生活情境里所会面临的问题!

    那现在来检视一下工业时代下的产物 — 学校吧!学校教育解决了当时那个时代“讯息落差”问题,人们得到学校去,取得人类文明的一致性讯息,才不会搞不清楚他人在说什么,这道理就好像幼儿园的孩子得分清楚老虎和猫一样,要不然就无法顺利地跟他人一起生活,甚至可能发生不知道如何吃肉的窘境。在那个时代里,没有去上学的人,甚至无法与人交易买卖,生活上所面临的情境往往是弱势无助的,但尽管如此,低下阶层没上学的人,依然可以靠经验取得技能,尽管没有“学识”,一样可以“生活”,只是比较苦一点而已!

    时代走到了AI时代,讯息落差早就已经被搜寻引擎解决了,所有的资讯和学识内容都可以无国界无时间限制的被打破,那“上学”还很重要吗?“老师”的职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尤其是线上课程当道的当今,姵仪老师很有危机感的也会想想自己是不是会失业?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学什么?

    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学什么?

    答案就是回到人类最初始的需求……

    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情境的问题

    试想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面临什么情境?得解决什么问题?

    对0–3岁婴儿期的孩子来说,日后会面临的是得离开家照顾自己的情境,因此协助宝宝们有好的动作发展是首要任务,让宝宝们能自己吃饭、喝水、穿脱衣物、表达需求等等,就是帮助他们好好生活的基础。

    对3–6岁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日后会面临的是得处理上小学后瞬间且大量的身边事物处理问题,例如记得老师交代的功课、收拾不同课程的作业簿、搞懂何时何地该做什么事、顺理完成写字这个超级难的精细动作、专注至少30分钟坐着听讲等,依照这个情境,我们回推幼儿园的老师该帮孩子铺陈什么能力呢 ?我想专注力、精细动作的掌控以能写字为目标、听“话”的能力、照顾自己及身边事物的能力、区辨情境的能力、好的记忆力及处理事务的习惯等。哇~~这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真的是需要在许多“状况题”下才能学到的吧!这也就是为何姵仪老师一再强调幼儿园的课程得是历程式的,因为唯有累积许多体验(操作、探究、表达、协作、倾听等),才有可能将知识变成能力,也才真正能“应付”未来的挑战。

    如果就学制来看,小学的孩子该学什么呢?答案也许是数学题和国语的分数,但如果就生活情境来看,答案则大大不同了。6–12岁的孩子面临的是同侪关系的挑战,孩子们会从同侪的评价中找自己的定位,也因此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容易跟班上排名前面的孩子一起玩,因为他不容易在课业成绩好的族群中找到舒适的自己,然而姵仪老师这样说并不是把孩子依照成绩分等,相反的是要家长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同侪相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辅导孩子具有欣赏自己的能力,“欣赏自己”和“赞美他人”是需要很大的自我意志和能量的,但这偏偏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最不被重视,导致孩子没有自信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可以处理青少年后的生活。

    摒除工作上的“专业科目”,每天得面对的生活情境问题还真不少,随着年龄、职务、身份的不同转换,我们得和人沟通、得学会判断是非真假、得有效率、得能够操作许多工具和科技、得当个喜欢自己的人、得当个能欣赏别人的人、得当个会照顾别人的人、得在签名的时候看清楚想清楚、得区辨的出自己是否安全或如何避开危险、得学会接受自己变老变丑还能善终…….,想想,我们生活的情境多么复杂,且吊诡的是:我们每天得解决的生活问题往往都不是课本上艰深的知识,而是从小我们就一直教孩子的 — 要专心、要善良、要确实、要努力做到好等等的人格与素养。

    下回如果孩子问我:姵仪阿姨,为什么要上学?

    我会回答:上学是为了让自己可以跟很多人一起好好生活。学习知识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例如你可以顺利的买到你想去玩的火车票,如果没有知识,你就不知道别人在谈论什么,也无法掌握自己的生活,凡是得靠别人,如果别人不帮你,你就会动弹不得。当然,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过得更好一点,那就得好好学习一切事物,尤其是课本以外的事更需要多了解,你懂得越多,你越能有能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AI世代来临,搜寻引擎可以取代课本,当然也可以取代你我的工作,孩子们面临的未来我们无法想像,也因此学习的定义必须重新定位,我们已经离开工业革命时代很久了,您的思维更新至最新版本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情境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zc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