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澄清问题:多问几次“为什么”
曾经有位圈柚来找我,说:圈圈,我想要转行去做市场,但我之前是做人力资源的,没有相关经验。有什么途径可以让我转吗?以下是我们的谈话实录:
我:你为什么要转行做市场工作呢?
柚: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成长更快。
我:为什么你会觉得,做市场会比做人力资源成长更快呢?
柚:市场部门需要做很多分析、制定策略,而且要去做顾客研究,这样成长得很快。
我:为什么你觉得人力资源就不需要做这些事情呢?他们也需要做关于人才选、育、用、留的分析,需要制定公司的人才管理策略,还需要理解员工的诉求,才能把工作做好啊。
柚:可我现在的工作不需要做这些事情啊,公司一点也不重视这块。
我:所以,你是要转行?还是只需要换个公司呢?
柚:嗯,我可能要再想想。
遇到一个问题,就马上跳到解决方案,是我们正常的思维方式。但是,我们往往没搞清楚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关注了太多What(要做什么事)和How(如何做这件事),却没有关注Why(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这就好像什么呢?你每天都在琢磨跑步的正确方法,购买各种跑步装备,但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跑步?是为了健身,还是减压,还是参加比赛?如果仅仅是减压,那大可不必做那么细致的研究,甚至没要通过跑步来实现。
很多时候,我们在一件事情上耗得久了,总会一头扎进去,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所以及时刹车,多问自己几次为什么,有助于我们及时找到本质问题,找到最初的方向,然后继续前进。
二、摆出选项:多问自己能做什么
多问自己为什么,似乎还不够,面对职业转型,我们还需要调整选项来找到最适合的答案。
1. 拓宽选项
在社区里面的很多问题,提问模式都是:“我现在的现状是XXX,我想要XXX,请问要如何XXX?”但如果你有心,去看一下这些问题,会发现很多是类似这样的:
“想要更有发展的工作,所以我想去做咨询” “跟着现在的老板学不到东西,所以我想转行” “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所以我想去考研” ……
发现问题所在了吗?大部分问题里面的现状,和ta想要的解决方案并不匹配。咨询不是唯一有发展的工作,转行不是解决老板能力问题的最佳方案,考研没有办法帮自己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所以,我们有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去纠结如何做到那个解决方案,却没发现:解题的思路还有很多种。
有圈柚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是跳槽继续做销售呢,还是转行去新兴发展行业呢?”但我的问题是: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不可以在新兴发展行业做销售吗?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只看到一个或两个选择,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所以,当我们纠结于两个选项的时候,或许可以拓宽思路,引入第三个选择,帮我们更好地做决定。
2. 限制选项
上周五晚上,我开完会觉得很饿,在公司翻泡面,反复在各个牌子和口味之间比较到底要吃哪一个。然后公司一位实习生突然跟我说:老板,你忘啦?我们饮水机坏了,没有热 水。
啊……没想到首先你得有XXX的问题也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不禁感慨,我纠结的选项,根本就不存在啊。
职业选择方面尤其如此,比如在问答区里面,很多圈柚会问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现在做互联网运营,做了3年多了,觉得这个工作不适合我。但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多行业,有点迷茫。感觉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强,想做咨询;沟通能力也不差,又想去做销售……
与上面的鼓励拓宽选项不同,这类问题我给的建议恰恰是:限制选项。想的太多,然并卵,与其在你的众多选项中纠结,不如快速找出你能做的。
为什么呢?因为你想做的可能很多,1800多个职业,你基本都没做过,总会有好奇。但问题是,你能做的只有那么几类。对于互联网运营来说,如果要转行,需要先从相关行业入手,比如做市场、做BD、做产品等等,而不是大海捞针一样没方向。
有时候,选择困难不是因为选择本身的困难,而是对选项的判断出了问题。选项本身不对,决策质量也高不到哪里去。所以,当我们觉得无法选择的时候,可能需要质疑选项:觉得进退两难的时候,思考是否还有第三个选项;觉得“世界太大、没有方向”的时候,从“能做的”开始找选项。
三、评估选项:多问自己“适合什么”
当我们澄清了问题,同时又通过上面的办法,将选项进行适当的调整之后,这时我们要做的才是评估每一个选项,做出选择。
如何评估呢?对内看自身需求,对外看发展前景。
当我们看自身需求的时候,可以用我们一直在学习的冰山模型来做评估。把对应职业选项的要求列出来,看看跟自己的自我盘点结果有多大程度的匹配度。匹配度最高的那个选项,就是你需要优先考虑的。
看完对内的匹配度,还需要向外看。那就是,关于这个行业/职业的发展前景。这个判断,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时候的辅助考虑因素。具体来说,行业可以看几点:这个行业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行业的利润率、行业可能受到的新技术的影响等。
总结来说,当我们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
先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弄清楚问题;
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选项,在此过程中,需要判断选项的可行性;
确定选项之后,从内部匹配度和外部发展性两个角度,来进行评估,做出选择。
当然,你可能要问:我按照这三个步骤去做,就可以做出完美决策了吗?很不幸,做不到。
任何让你纠结的事情,一定是各有利弊的。而最终你选择了哪一个,其实是基于你对未来的判断,做了一个利弊的权衡。但未来是没有人可以预测到的,所以你做出的决定,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
但我们为什么还要做这些理性分析呢?原因在于:在选择之前清楚各个选项,以及各自的利弊,能够让你在选择之后,更容易坚持下去。你不会给自己一个借口说:“哎呀,是因为我没有想到XXX,所以做错了”。这跟婚姻是一个道理,在结婚之前,你对ta越多了解,结婚之后,就更容易幸福。你就不会在婚后又发现了伴侣的某个致命缺点,从而轻易地放弃婚姻。
每周分享
这一周的练习,我打算换种方法。每个人看自己的问题,很难看得清。但我们看别人,总是更加清醒的。所以,这周的练习是一个圈柚互助会,即:就在问答区里面,挑选一个别人的问题(已被回答或者未被回答均可),用今天的文章内容去分析一下,ta提的问题可以从哪个角度去解决。比如,你觉得对方没有弄清楚问题本质,那么就问ta几个“为什么”;比如,你觉得对方的问题在于选项不合理,你就建议ta如何去丰富或限制选项。
分享福利
如果有圈柚的回答内容比较优质,我会考虑出个合辑,把你们的昵称和优质内容放在“英雄榜”里。
小提示
如果你对于文章内容还有疑问,记得去下方新开的帖子“每周一练”里提问喔,认真的提问才更有可能被我和圈助们认真回答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