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匡开草
01
就“我不懂我喜欢什么,却能明确列举出我讨厌什么”的这一点,大数据的精准推送至今不能明白。它以我不甚明了的手段在猜测我的喜欢,却猜不透我的讨厌。它的推送看似全凭我的喜好而来,却还是避不开我所讨厌的那些内容。即便我点击了“不感兴趣”和“关闭此类广告”,也还是不可避免地在不曾预料的时空和它们再度相遇。
在表达喜欢上,我极为严苛,绝不轻易使用“最”的字样;在描述讨厌上,我却声情并茂,文采斐然。在我这里,喜欢并不容易,讨厌却轻而易举。
于是,就有了如此的愿景:
“请去光明正大的喜欢和讨厌吧。”
“喜欢就尽情享受,讨厌就一点都不做。”
“希望今年,我可以明确地选择自己的所爱,也可以毫不扭捏地表达出自己的讨厌。”
02
但与此同时,也要有与此相配备的同等认识:
“允许别人和自己有不一样的想法,允许自己喜欢的东西会被别人讨厌着,也允许自己讨厌的正被别人喜欢着。”
“不去把自己的三观和喜好强加给别人。当别人明确表示喜欢一样东西,就不要再反复地去强调自己有多么讨厌它,甚至惊奇对方为什么会喜欢。”
相比于小时候,现在的我更能知道什么样的环境会让自己感到舒适,什么样的人会让自己感到自在。这是成长经历所带来的馈赠,成长一直在进行,对自我的摸索也一直在路上。
现在的我,相比于喜欢,会更明白自己讨厌的是什么。但一转头,我就在自我剖析中尽可能地想着思虑周全:“讨厌可能只是一时,指不定现在的讨厌也会变成以后的喜欢呢?只待某种意想不到的契机出现。”
只是现在,在不断追寻喜欢的过程之中,我更想拥有的是拒绝讨厌的勇气。我想留给自己一个生活的舒适区,去享受真实的自我所带来的踏实与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