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这句名言曾经让我在痛苦中有了绝处逢生的希望和绝地反弹的勇气。
今天,再读这句话时,我对这位真正思考巅峰表现问题的思想家有了更深的崇敬。为什么呢?
因为我读完了美国全球心流体验专家、“心流基因组计划”研究创始人史蒂芬.科特勒的《跨越不可能》,书中所阐述的方法论, 真正地体现了尼采这句名言的精髓。
在作者史蒂芬.科特勒看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只有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就是四大技能: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和心流。你可能会惊呼,这怎么可能!
一个公式就能让人生达到巅峰?而事实就是这样,只要你按照这套生物学公式去做,一定能够实现巅峰表现,在短时间内成为高手,获得越预期的成就。
那问题来了,我们究竟如何去实现不可能呢?
下面,我就用提炼出的三个关键词:动机促目标、学习再创造、心流加速度,来带你体验一下,帮你找到一条通往高手的捷径,让自我效能放大500%。
一、动机促目标
资源的稀缺性驱动了人类进化。而为了获取资源,人类就要通过内在和外在的驱动力去寻找资源。
那么我们平时所说的好奇心、激情、意义感、使命感、自主性、掌控感就是内在驱动,还有金钱、名声、性等外在驱动,为寻找资源的行动提供了能量,人们因此乐此不疲。
那它们和目标有什么关系呢?人们重视目标,因为达成目标就可以满足他们这些需求。
所以,你知道了吧?为什么做任何事情,想到落到实处,就先要有目标,就是这个道理。从不可能到可能,我们需要找到以下三个目标。
1.宏大变革目标
宏大变革目标指的是类似于“找到终结世界饥荒的可持续方法”这样的目标。通俗点说,就是你小家资源充足后,你应该为大家出一份力了。
如何去找?简单来说,写下15个你想解决的宏大问题,在其中找到让你激情和使命感满满的事情,你未来有能力去解决的问题作为目标。
比如,我想成为作家,或者在家乡建立一座公益图书馆,都属于此类目标。这样的目标是不是很有意义感呢?
2.高且有难度的目标
高且有难度的目标是通往宏大变革目标道路上的主要步骤。实施这些步骤,能帮助我们一步步完成宏大的目标。这个目标得有挑战性,但必须是可以实现的。
比如,我为了早日实现作家梦,我就得先建立底层知识体系,每年至少要读200本书,才有可能输出有质量。
刚好镜姐梦想领读会每月有18天读18本书的训练营,那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通过努力挑战,已经完成了第一个月18本书的目标。
3.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是完成高且有难度的目标所需的微小的日常步骤。现实生活中如何操作?答案是,拟定每天的“待办事项清单”。
也就是将高且有难度的目标进一步分解成每天要做的事情,通过每天完成一个小任务来推动整体目标的完成。
比如,我想要写一本书,光阅读输入肯定不行,我得要写作输出。那镜姐又教我们如何从写书评入手,定下每周写一篇书评,那我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写500字练笔。
好在,我已经坚持每天五点早起八年了,写晨间日记2290多天了,每天写500字也在坚持中。
二、学习再创造
我们有了目标后,要终身学习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而如果你想取得卓越的成就,创造力就是取得伟大成就的起点。也就是说,我们要以学习和创造力放大结果,以达成不可能到可能的现实。
1.提升学习力
无论你的兴趣什么,你都要培养实用的专业技能。作为新手,有八类专家看得见而你看不见的知识类型,需要你去开发这个知识库。
不过呢,你不用害怕,抱着成长型思维,你最终会找到真相。比如第一性原理、科学方法、五位专家法则,都是真相过滤器。
阅读是你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选择。你如果想要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熟悉专业术语可以通过阅读五本书来解决。
比如,第一本是当下最流行最畅销的书;第二本是受欢迎的更专业更相关的书;第三本是略有难度的半技术性读物;第四本是深奥的专业书;第五本这个行业未来趋势的书。
读完五本书后,你要抱着空杯心态去找专家讨论,找到这个行业的细分领域。再通过不断地提问,最终找到叙事结构,也就是底层逻辑。
比如我想了解阅读教育行业的情况,我就要先选读五本书,然后再学以致用。学习每个技能时,找到共性的点,
将精力放在那20%上面进行刻意练习,训练我的核心优势,提升学习能力,打磨我的利剑,来推进我的事业。
2.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开发有价值的原创想法的过程,具有发散型思维的特征。如何提升创造力?
保持好心情,多出去走走,学会减压,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让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思维火花才能闪现。
提升创造力的同时,除了不断拓展学习外,你还要越挫越勇,学会和别人合作,进行不同思维的碰撞,创造力才会持久。
从神经学角度来说,创造力是三个互有重叠的神经网络的交互作用。那么支撑创造性活动过程中三个大脑网络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呢?
一是注意执行网络,二是突显网络,三是默认模式网络。如何理解这三个抽象概念呢?
打个比方,我想写一本书,我阅读时就是留意别人是如何写书的,集思广益后,我就会原创了。
我还要养成好的习惯,给大脑节约能量,留出创新的精力。等有了审美疲劳时,我就要多问为什么做这件事情。这样呢,创造力就会源源不断。
三、心流加速度
实现不可能到可能,最后要利用心流来加速推进整个过程。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称心流的状态特征就是完全专注地忘我,行动与觉知融合,对时间的觉知改变,控制的矛盾,自成目的体验。
总之,无论心理学还是神经学,都表明心流状态会让人幸福感倍增,可以让大脑的效率提高。那如果你想在生活中拥用更多的心流体验,就是了解以下两点。
1.启动心流触发器
内部触发器是我们的心理条件,即创造更多心流体验的心理环境。比如,我在挑战镜姐的18天18本书时,
我早起每天花2个小时投入,完全专注于其中,关掉手机,不被打扰,强化注意力,明确当下的挑战难度目标,心流状态就会出现。
外部触发器是驱动我们进入深度心流状态的环境特性。什么意思呢?比如,我选择去咖啡馆读书,要读有挑战的书,读完后要去用,效果就会出奇的好。
2.心流循环
心流的体验包含挣扎、放松、心流、恢复四个阶段的循环过程。比如,我在学习阅读技能时,先要学会方法,这是一个挣扎的过程,这时需要前行的勇气。
遇到问题时,我会休息下,让大脑放松下来,这样进入心流状态就容易多了。心流是一种高能状态,有起有伏,当心流不足时,我就会通过睡觉、冥想、洗澡等方式来恢复。总之,心流状态能让你事半功倍。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你如果能以坚毅的意志力做到以上的方面,每天将日程安排好,每日事项、每周事项、融合练习穿插其中,
然后,用长期主义思维日复一日地去行动,你的人生将超越你的期望,超越你的想象,超越你的未来,从而实现不可能到一切皆有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