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图片来讲今天的故事很应景。
昨天找凯,我说快给我讲讲你在山上的故事吧,我想听。早上也有读者留言,说就喜欢看凯讲的神秘故事。
你看,我这不就来问故事了吗?
之前我讲过凯的故事,但是他在山上的神秘故事倒是说的非常少,今天就来讲讲吧。
有一次他上山,去见他的小兄弟。两个人相约,找一个地方,一起聊聊天。凯就带了些好茶上去,两人跑到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样比较清净,对面还有个小湖。
聊着聊着,突然听到了鹤鸣。
他们两人吓了一跳,白鹤这是不是保护动物啊,怎么飞到这里来了。
这里先给大家科普下白和道家的关系。
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经》中早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说法。
道教出现后,仙鹤成为了神鸟。兄弟就是道观的师兄,他说仙鹤实际上就是作为道家符号出现的。
道家之所以喜欢鹤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古代,道家追求境界洒脱、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仙鹤羽毛洁白,外形飘逸,生存时间长,又能飞翔于云霄,符合道家对精神上的一种追求。
师兄说,前几代的道长曾在山上搭建了一个小院子。有一天他把众弟子都召集来一起开会。说过几天,我会有个朋友从远方而来拜访我,你们每个人都去准备一些菜肴和点心,到时候你们就放在山上的亭子里。没有我的允许,你们不用过来。
日子到了后,果然来了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白衣飘飘,风流倜傥,俊朗潇洒。两人在亭子相谈甚欢,至于说了什么没人听见,一直到了晚上,客人聊尽心了才离开。
客人走了没多久,道长就给弟子们交代,并将元始天尊的一幅画像交给了他们。
那副画像,画质有点泛黄,但做工精致,画工成熟,实属上品。不过弟子们也很奇怪,道观里从未见过此画,是从何而来。
道长说,是那位白衣先生给的,你们收藏好,以后一代代传下去,我先行一步了。
说完就离开了茅山,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师兄们都说,那日来的白衣男子,怕不是天上的神仙吧。
凯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那只白鹤一身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白的就像是一团雪。头顶上还有一点丹红,就如同美人额头的朱砂痣。
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
茅山本无鹤,却闻鹤鸣声。
看那白鹤盘旋翱翔,神韵高洁,姿态优美,宛若仙鹤矣!
两人驻足观望,连连赞叹不已。
说来奇怪,那仙鹤在空中昂首盘旋翱翔三圈,突然俯身直冲他们飞来,距离约丈许竟拍翅敛翼落地,悠然而立。
凯的胆子很大,看见仙鹤就心生雀跃,上前轻轻抚摸了一下仙鹤的羽毛。
那仙鹤好像通了人性,对着他和师兄点了点头,昂首延颈一声长鸣,振翅飞向净光塔转眼间便不见了。
这奇缘,让他回忆起来至今难忘。
很多人都说对道家文化不了解,可是你看这世人,行事作风都是如道家一般洒脱自然,主张追求天性,那就是一种道家的状态。
至于山上的故事,他说你就当个故事来听就好了。人世间本身很多事也是巧合,就如同山西某博物馆悬挂了三幅元始天尊的画像一样,那么这副道家元始天尊的画像为何会展出于博物馆?
是因为1995年时,曾有个农家人办白事邀请了道观的道士来做法。结果,被下乡的考古专家来该村普及文物知识时意外看到。
专家发现,道士们用来请祖师爷的画像好像是文物。经过专家仔细研究后,发现确实是文物。
道长说,这三幅画像,就是由道观的道长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专家确定后,欣喜的得知,竟然是明代的真迹。
后来道长把这三幅画像捐给了国家博物馆,国家也出资修缮了道观,皆大欢喜。
说起茅山,很多人都说啊知道,那是道教的门派。其实不然,茅山确实是属于道教的一个代表,但是道教不是只有茅山。
道教还有崂山派、全真派、正一派、龙湖天师道等等,这都是玄门里有名的派别。
《淮南子》中曾记:“鹤寿千岁,以极其游。”
鹤寿无量,在道教中,鹤具有仙风道骨,因此有仙鹤的说法,代表长寿。
最后我们用一个对联来结束故事。
隔开红尘咫尺地,别开玄境一重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