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学习《韭菜的自我修养》的笔记和感受。
【学习如何反思】
当终于知道:
痛苦+反思=进步
之后,作为小白,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反思,甚至时时反思,因为必须进步啊,小学老师就告诉过我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然而经历昨天的兴奋后,虽已知道是必须要反思的,但要反思些什么呢,怎么反思 ?却又一头雾水。
书是心灵的慰藉,那就只能继续从大佬的书中去寻找答案罢。
李笑来如是说:
“
痛苦和反思,这两样东西都有了,必然会产生进步。所以,新手想要躲避韭菜宿命,就得天天反思,时时刻刻反思,反思之后还要再反 思……
你进入的是个有风险的地方,在这里几乎没有确定的收益,那怎么办?或者换个说法,“如何才能正确地提高回报风险比”呢?
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 ……
看着公式,就知道,提高回报风险比的方法,无非有两个:要么加
大分子,要么减小分母……
减小分母,可行的手段有这么几个: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还有吗?想想吧。这其中的每一条,都值得你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加大分子呢?有什么可行的手段?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 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每个人的历史不同,每个人的欲望不同,所 以,这里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以上各自罗列的三条,也不见得是最全面的罗列。我自己呢,能力也有限,最终罗列出来的有意义的也就这么三条。于是,我只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出选择。
最终,我的选择是这样的:
为了减小分母,我想办法继续提高场外赚钱能力,进场的钱,就当是丢了……
为了加大分子,我买入之后就不动,不管涨跌,穿越多次牛熊……
许多年过后,我发现自己当初这么选还是有前提的:
我的生活消费水平很一般,平日里花不了多少钱。并且我在进入交易市场之前,就是个生活相对富足的所谓“中产阶级”。于是,当我进入交易市场的时候,相对来看,我的“变现”欲望阈值比较高, 或者是“极度高”;所以,形成了良性循环:分子越来越大,分母相对越来越小……
反正,你的目标很清楚,当分子相对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不再是“韭菜”了,因为你已经摆脱了“韭菜魔咒”,如何摆脱的呢?靠自己的选择。等你做到了,你去讲给那些“韭菜”听,他们信不信呢?我用经验告诉你吧,他们啊,坚!决!不!信!为什么呢?到时候你就知道 了。
”
都说越简单的道理越有生命力,甚至越接近真理,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就是例子,李老师的最简单公式,有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水平就都明白了吧,分子越大值越大,分母越小值越小。
不过上帝在设计人的时候肯定制造了bug,因为我总觉得越简单的越感觉不像真的,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弄得太复杂了吗?
而且当自己往往一激动的时候,怕是连仅有的一点数学能力也都消失殆尽了。
于是我们将这些内容简而化之,那就是:
少去看短期波动,眼光长远些,则目标大不同。
眼光放到未来,更应当经常反思自己的胸怀与格局,是否能与未来注定成功的你相匹配。
让我们继续努力学习吧。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新手,那就加入我们的自学互助部落吧!
Qq群:1617013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