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著名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去世,享年86岁。他的父亲,就是著名翻译家傅雷,也是《傅雷家书》的作者。
人生倏忽百年,故人已去。至今为止《傅雷家书》仍给予很多人力量。
在被时代裹挟的时候,被同辈女子压力压得喘不上气的时候,傅雷一家子温柔日常、细小琐事,却能让人忘记苦恼。
有人说《傅雷家书》是一片部苦心孤诣的教子书,但我是不同意的,有人看到如何教孩子,但我看到是两代人的灵魂探讨,细致、温暖,充满了轻声细语的温和。
很多人育儿教子,看了许多专业的这样那样的书籍,教孩子就是全套照办,没有灵魂,带着高高在上的俯视感,总带上干巴巴的、强行说理的意味。
又或者企图以自己奉之为圭臬,实则是又臭又长的人生体验去说服孩子。
多数父母开口之前先引经据典,否则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是傅雷永远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01 拥有高度契合灵魂的审美
很少有人像傅雷这样本身就拥有丰沛的灵魂和高雅的审美,再把这样的情趣返哺孩子。
比如在音乐的鉴赏上,按理说不属于他的专长,但他以自己高度的文学审美,把音乐的鉴赏体验拿出来和傅聪探讨,口吻是通俗随意的,但这背后一点的美学水平,不可小觑,也是多数父母所欠缺的。
比如对川戏《秋江》的评价:
“川戏中的《秋江》,艄公是做得好,可惜戏本身没有把陈妙常急于追赶的心理同时并重。其余则以《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为最妙,有声有色,有感情,唱做俱好。因为川戏中的“生”这次角色都差。唱正派的尤其不行,既无嗓子,又乏训练。倒是反派角色的“生”好些。大抵川戏与中国一切的戏都相同,长处是做工特别细腻,短处是音乐太幼稚,且编剧也不够好;全靠艺人自己凭天才去咂摸出来,没有经作家仔细安排。而且tempo[节奏]松弛,不必要的闲戏总嫌太多。”
02 擅长表达爱与担忧,营造安全感
他对傅聪的赞美充满了孩子似的欣喜,从字里行间完全能感受到他的骄傲。
很多育儿书都会建议父母多夸孩子,同时也不要忘记敦促其莫要骄傲自满,如此一来说教意味浓厚。
但傅雷却从未带有任何锋芒,他的高兴和叮嘱,其实是最自然的感情流露。
傅聪在国外的演出取得不俗的成绩,可把傅雷高兴坏了,他在信中写道:
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泪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03 认真倾听孩子的苦恼,认真对待一些看似空洞自寻的烦恼
大人们常常以自己的年龄和经历优势,过度无视掉孩子向他们倾诉的苦恼,或者对他们的处理方式过度指导或紧张。
但就精神消沉这一点,傅雷这么安慰傅聪: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这一段话传达了三个信号,一是安全感,所有一切都可向家里、向父母诉苦。二是看淡结果,人生高低起伏很正常,过分投入不是什么值得赞美的事情。
总的来说,傅雷家书并不难读,他的体裁是书信,有来有往的问题和解答,涉及绘画、教育、文学、音乐,读一封便陷入他的文笔里,平和有趣,透过这些看见了他高超文学素养和审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