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与儿子谈人格、艺术与生活——《傅雷家书》读后
《傅雷家书》这本书,讲述傅雷先生对下一代的人格教育、艺术教育和生活教育,启迪我们的艺术修养、精神境界和生活智慧,进阶我们的思想和格局。这本书收录了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其中以傅雷的书信为主体,全面展现了傅雷的艺术思想、人生智慧和教育理念,也生动体现了傅雷真诚、正直的品格。傅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作家、艺术评论家。钱钟书先生曾经评价说,傅雷先生“有大爱”。
傅雷所说的“做人”是广义的,既包括私德,也包括公德,目标是要养成卓越的人格。他一直希望儿子傅聪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所以始终强调先做人,再做艺术家。关于如何做人,傅雷提出了两个要点,一是如何拓宽人生的格局和境界,二是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和苦闷。
怎样才能有一个广阔的格局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这种真诚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真有所感,要能够放下虚荣心去正视自己、了解别人。对艺术、对真理的真诚,傅雷把它称作“赤子之心”。”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心灵纯洁得像明镜一样,才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才能有动人的艺术表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句话不仅成为傅雷家书流传最广的名言,也成为了傅雷的墓志铭。
挫折和苦闷,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小我的苦闷是狭隘的、对自己有害的,不容易解脱的。而大我的苦闷是有可能有益的。小我的苦闷就是从一己之私出发的苦闷。这种苦闷是最伤人的,比如渴望名利而得不到名利,怀着成功的野心却不能实现,跟别人攀比而嫉妒和仇恨别人,这种苦闷害人害己。而大我的苦闷就是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比如忧国忧民的苦闷,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正义、善良的,所以即使苦闷,也不会有害处,反而可能会激发自己做出一些真正的贡献。
关于如何做艺术家,傅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式: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艺术表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先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领悟不同的艺术境界,然后才是好的艺术表现力。艺术鉴赏贵在一个“通”字。通就不局限、不迂腐,就能培养格局、眼界、心胸。傅雷本人就是艺术鉴赏方面的通才,无论是文学、美术、音乐,对艺术作品他都有自己深刻的见地。他鉴赏艺术作品,往往是先从这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入手,再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最后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傅雷在跟傅聪探讨西方艺术的时候,还会站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视角来体会。东方文化里的一些思想,有时候对于艺术领悟可以有独特贡献。傅雷认为,最好的艺术作品往往是体现了中庸思想的。浪漫的作品可以温柔妩媚,但是不过分甜腻,不让人产生一种邪念或私欲;相应的,悲剧的作品可以感伤,但不显得过分哭哭啼啼,而是有一种古典的美。有了艺术领悟力作为前提,艺术表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傅雷与傅聪在探讨艺术表现时,提出艺术表现的方式有两种,水平式的传达和垂直式的传达。水平式的传达,是一种渗透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流入人心底。垂直的传达,类似于一种灌输的方式,带有强制他人接受的感觉。渗透的方式,力量往往大而持久。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化,化不是没有斗争,而是避免了表面上的猛烈的斗争,采用的是长期的、比较缓和的斗争。
作为父亲,傅雷还针对儿子傅聪的特点,做了更具体的教导。在傅雷看来,傅聪的优势是敏感、热情,感觉非常敏锐,但同时这也是缺点。有一利就有一弊,往往感受很快的,不能沉浸很深,不能保持长久。傅聪对音乐的把握,大部分是靠天赋和直觉,这种感受常常是不稳定的,因此,傅雷特别注重对傅聪的理智和思想的训练。比如,傅雷要求傅聪对于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要用理论、逻辑甚至艺术史方面的知识来充实和证明;他还督促傅聪经常写家书,用写信的方式来训练写作,巩固自己的思想和表达。
傅雷认为,最好的艺术,是既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又能让人体会到理性的节制。感情与理性平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也是最精妙的生活艺术。因此,感情过多的艺术家,要有意识地自制,要能自如地控制感情,而不是反过来被感情控制。就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大将军一样,指挥千军万马,战鼓声雷动,而我自岿然不动,这才是到了最高境界。艺术家也是如此,能够自如地调动听众、观众的感情,而自己稳如泰山、坚如磐石,这才是艺术的成功。
傅雷家书里的很多内容都是父亲对儿子所说的家常话,这些家常话体现了傅雷对于傅聪的生活教育,也处处透露出深沉的父爱。作为一个艺术家庭的家长,傅雷没有轻视日常生活,相反,他非常重视生活的艺术。傅雷说,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大多不会生活,这不是他们的光荣,而是他们的失败。不要看不起生活的琐碎,生活的琐碎内容就是生活艺术的全部内容。关于如何对待生活,这本书主要涉及了三个话题,如何对待恋爱和婚姻、如何做到劳逸结合以及如何理财。
在这本书中,傅雷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爱情观。他教导儿子不要秉持恋爱至上的观念,无论在恋爱多热烈的时候,都不要忘记忠诚于学问、艺术、真理,这些永远是在爱情以上的。恋爱或者婚姻的双方,不应该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全世界,而是要意识到人格的独立、扩大的世界观,尽量把注意力放在事业、学识、艺术上,这样才能找到彼此共同的乐趣,才能维系比较长久和稳定的感情关系。
傅雷讲劳逸结合,跟我们平时谈的角度不太一样。他特别强调,仅仅依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行不通的。如果太偏重以音乐本身去领会音乐,时间长了就会减少艺术的新鲜气息,走向抽象、封闭,缺少生命的活跃。所以,他建议傅聪在刻苦的钢琴训练之余,要多去公园,多去博物馆、美术馆,通过造型艺术和大自然来放松精神。傅雷认为,劳逸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融入大自然,经常跳出自己的牢笼,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找到新的感觉和看法,可以启发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家往往轻视钱财,傅聪也不例外。傅雷对傅聪说,我们当然不要做吝啬鬼、守财奴,过分无度地追求物质,被金钱奴役,但是艺术家如果不懂得善待钱财,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一个艺术家要想保持人格上的独立,只有建立切实的经济保障才有可能,所以傅雷对于傅聪的物质生活特别关心。傅雷认为,瞧不起金钱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因为不重视金钱而不会处理,最终吃了金钱的亏,成为物质的奴隶。生活中物质的一面并不比精神的一面要低级乏味,重视理财,做好计划,总结一套预算决算的方法,跟重视物质不是一回事。这是为了不吃物质的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就好比我们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不是为了过上刻板枯燥的生活,而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做更多有用的事。
读这本书,不仅可学到作者的家教之道,更是对读者人生观的洗礼和教化,可谓受益良多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