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提问,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带回了难忘的军营。
第一年入伍时,是在张家口坝上,伙食不是很好,主食就是钢丝面,玉米面压成的面条,在笼屉上蒸软了,再将大烩菜浇在上面。
大烩菜里面有土豆,白菜,粉条和豆腐,周末时会出现零零星星的肥肉片,我们女兵会躲着那些肥肉,但是男兵们喜欢,刚好分摊一下,互惠互利。
盼着过周末,周末不仅可以请假外出,还会改善伙食,一周一次,只有周末能见到馒头,那馒头十分美味,都是我们帮厨时亲手揉出来的。
每天吃钢丝面,大家很快就吃不下去了,有个跳舞的女兵和队长说,“那些钢丝面吃到肚子里,都是站着的,不好消化,怎么练功?” 队长听了,就对炊事班长说:“老王,改善一下伙食吧!”
炊事班长痛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每个班多了一碗炒黑酱,不是炸酱,因为油很少,主食仍旧是钢丝面。但奇怪的是大家看到一碗香喷喷的黑酱,立刻来了情绪,一班的铁男班长把腮帮子都撑得透明了,那时我们每天跑步练操,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女兵们都像气球一样被钢丝面和黑酱吹得胖了起来。
文艺兵怎么可以发胖?于是,舞蹈班班长坐在黑酱面前无动于衷,几乎是进入了打坐的状态,只有瘦女兵们仍继续饕餮。
很快我们就迎来了改善伙食的机会,因为我考上了军校,伙食随即旧貌换新颜了,和新兵连相比,简直就是天上人间。
最令我激动的是猪肉大葱包子,皮薄馅大,摆笼屉的桌子底下都流着油,你想想,猪是军校食堂喂养的,那味道比现在的有机猪肉更香更地道,我们在食堂外唱军歌的时候就闻到了香味,但是必须把三首军歌唱完才能进入食堂,好不容易唱完了,更加饥肠辘辘了。
我们女兵都忘了矜持,一头扑到包子面前,开始往自己的碗里捡包子。顾不得烫掉口腔里的一层皮,就大吃起来。有的女兵竟然可以吃下十个包子,绝对是今天的超级大胃王。
队长瞪着眼睛望着我们,那意思很明显,“请保持军人姿态,别像饿狼似的。”
最受女兵欢迎的还有蒸红薯,红薯分为黄色和红色的,黄色的红薯特别沙,甘甜可口,红色的水分多一些,容易下咽,吃得急了也不会噎着,所以,大家各取所需。
但是吃红薯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个时候,学校每周两次会在操场上放露天电影,大家拿着小马扎坐在那里看电影,小风吹来,十分惬意,但是,红薯让人的肚子不断产生气体,于是,悄无声息地,一股股臭味时不时随风飘来,好不尴尬。也有的女兵努力憋着,但是憋不住反而会拐着弯放出来,声音十分滑稽。
自从经历过部队的伙食训练,我们都不挑食了,只要能吃饱就是好伙食,不仅吃饱,还要吃得快,否则,菜盘子很快就见底了,尽管我们的饮食标准已经上升为四菜一汤了。
如今,钢丝面再也见不到了,但每次想起来,仍旧会特别怀念,那是我们青春岁月的美好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