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自己在生涯咨询过程中,慢慢理解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让来询者接纳自己,坚信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解决者, 因此,咨询的画风似乎也在慢慢转变。
前几天,在与来询者谈到人际关系的处理时,我没有像过去一下,立即给他建议某本关于人际关系学的书,而是问他,自己是如何觉察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在提问下,他开始说,会关注到对方的感受,会用同理心,会认真倾听,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等等,所有的方案,都是他在在交流种逐渐变得清晰。因此,除了让对方自己讲这些想法写下来,我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给其他建议。
我依然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无法复制,关键在于理解与接纳。关于人际的话题,着一年来,我自己也不断在探索,听过得到熊太行老师的课程,从沟通表达、自我管理、职业兴趣测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以及目标管理等角度去尝试和理解,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答案,但似乎都还不是全解,我最终的结论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调整。
这两天,久违的盖洛普优势课程终于开课了,自己在优势的知识海洋里饕餮了一番。半年前,当第一次听到优势的时候,我的直觉,优势分析本身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去帮助到每个人认识自己,于我而言,可以帮助我更辩证地看待个体的差异,从而提升咨询的效果。
昨天,授课老师让我们用人来记住盖洛普优势才干主题,在讲解优势主题时,让具备优势才干主题学员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当每个优势被学员们用自己鲜活的经历阐述出来的同时,我们也惊讶优势才干在学员们身上应用的淋漓尽致,不少学员在自己的优势才干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和满足,这套体系的科学性不言而喻。
今天,老师再次强调,优势的应用基于情境。当有同学提出疑问,优势才干是否可以解释个体的所有能力、兴趣、价值观、行为驱动力等。老师的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发:每个理论都有不同的切入点,优势理论有34个才干主题,可以从中探索到更多的可能性。优势理论的解读,必须回到具体的情境中,过去,我们总认为,一个人在特定的领域,做更擅长的事,才能更好发展自己,但是,人生的阅历不同,我们很难在一个点上去激发个体。从优势的角度来探索理想的工作状态,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个确定的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与其说追求某个理想的方向和定位,不如说是某种理想的工作模式,甚至是某种人生状态。
老师的一段话,似乎彻底让我看到了自己这几十年来的人生。我本性对功名利禄的社会不太感冒,但现实中,似乎总是有声音在说,要追求成功,要有实在的社会地位和回报,这个追求似乎落在某个具体的指向中,为此,我的人生经历似乎总是与传统声音格格不入。直到今天,在老师的一番话语之下,才瞬间明白,自己更在乎的是某种人生状态。对应我我本人的才干主题,恰恰和我的人生状态需求相关,这才是匹配我的方式。
优势的话题有很多,管理优势的话题更不在话下,当真正了解盖洛普优势才干后,才意识到,自己过去是有误解的。人生有很多可能性,或者本身也是一个谎言,因为,我们能够发挥的优势才干,同样有限。
因为如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盲点,因为不完美,所以我们需要合作,也给其他伙伴带来空间和资源。正如一位学员的分享: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