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郅凤莲(山西)
花开花落,雁去雁归,岁月悠悠,时光冉冉,人生的四十多个中秋节已过。幼年时的牙牙学语,画面空白;少年时的懵懵懂懂,闪现脑海;青年时的成家立业,记忆犹新;中年时的妻儿老小,刻骨铭心。中元节刚过,中秋节将至,在万家团圆、举杯欢庆的佳节里,几多欢喜几多愁?家人的远离,亲人的遥去,让多少人在思念中黯然神伤,泫然流涕!我毫无例外地涌入这思念的洪流,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家父生前的一幅幅画面徐徐展开……
儿时的我,看到的父亲浓眉大眼,高大健壮,英俊帅气。尤其是父亲头脑灵活,做事认真细致,为人踏实厚道,成了街坊邻居公认的好小伙。改革开放后,从城市到农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拉开了父亲驾驶生涯的大幕。
牛耕马拉的时代逐渐成为过去,村里购买回了第一台农用手扶拖拉机。发动时,“突突突”的响声震耳欲聋,缕缕黑烟呛得人左躲右闪,在那贫穷落后的的农村,这是村里的第一台机械化产品,年轻小伙子们喜爱至极,争想驾驶。在村干部的表决声中,父亲顺利成为这辆手扶拖拉机的驾驶员,整日忙碌于田间地头。随后村里又添置了崭新的五十五拖拉机,一个鲜红亮眼的庞然大物停在村委大院,引无数人交口称赞。宽敞舒适的驾驶室,让看者羡慕不已:四个高大的车轮,让欲驾者望而生畏。已有驾驶经验的父亲自然胜出,当选为这辆新车的驾驶人。在几年的驾驶过程中,父亲练就了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更积累了丰富扎实的修车经验,成了村里年轻人慕名而拜的郅师傅。
改革的脚步姗姗而来,贫穷的乡村日渐富裕。第一辆拉货汽车买回来了,是一辆崭新的天蓝色易发车,这是八十年代乡村中的豪车!好看的车容,舒适的配置,高效的性能,谁不想成为这辆“豪车”的驾驶人?谁又敢轻易驾驶这辆“豪车”?已是经验丰富、深得村委干部放心的、师傅辈的父亲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车的驾驶员。这在当年,是多么的让我们一家人感到骄傲、自豪呀!父亲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非常爱惜这辆新汽车,像对待宝贝一样精心呵护着。记忆中,父亲每到不出车的日子,顾不得休息放松,总要抽时间清洗这辆爱车。父亲的小徒弟说,每次出车前,父亲总是要做详细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安全隐患。
长年累月的安全行驶,父亲成为闻名乡里的“好司机”。在运输条件相对落后的八十年代,父亲一年四季开着大汽车走南闯北,用车轮绘制了绚丽多姿的人生画面。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前,留下父亲沾有油渍的身影;一望无际的黄浦江畔,有父亲身穿汗衫、面带微笑的记忆;偏僻荒芜、行驶艰难的宁夏、内蒙,留下父亲奔波的足迹;天津港口的巨轮上,留下了父亲平稳而精准的开车、停车画面……
父亲在那个温饱都不能解决的童年时代,只上过几年小学。虽然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但靠自己独有的智慧、性格练就了超越这个文化范围的驾驶技术。自力更生,置地盖房、娶妻生子,踏踏实实地拼搏着自己幸福的生活!
最让亲朋好友、街坊邻居赞不绝口的是父亲的好脾气。至今依然记的,在父亲考取汽车驾照的那段日子,正值隆冬季节。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运送货物。每天晚上,我和小一岁的妹妹还有小两岁的弟弟总会坐在热炕头上等待父亲的归来,期盼父亲平安到家,共享那笑声不断、快乐无限的幸福时光!父亲一回家上了热炕头,瞬间坐成一座人山,我与妹妹、弟弟就像小猴一样争先恐后地往上爬。肩膀上的、后背上的,不好爬了,就往父亲的怀里钻。母亲一再催促我们下来,告知我们父亲劳累一天了。年幼的我们哪能顾得到父亲的劳累,你挤我推,爬上掉下,尽情的折腾着,缠着父亲释放一天不见的想念!爱子情深的父亲没有一丝的怨言,没有发过一次脾气,总是乐呵呵地抱住这个,背上那个,不想冷落哪一个孩子,说声笑声洋溢着土窑的每个角落!
吃过晚饭,我们很快酣然入睡,家里终于安静下来了。父亲终于能静心学习了,悄悄拿出自己那个印有驾照必考条例、法规的小书书,开始读呀、背呀!为了背熟那本小书书,父亲一字一句地学,一行一段地背,起早贪黑,狠下功夫。最让父亲着急的是不认识字,经常“请教”我这位三年级的小学生。我要不会,只能抽时间请教我那上过初中的三叔。“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用在父亲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连背数月,父亲一次性顺利拿到汽车驾驶证!
每每想起那段时光,后悔自己儿时的不懂事,更惊叹父亲的好脾性。已为人母的自己常常为女儿的种种琐事心烦不已,甚至大发雷霆,上演母女口舌大战的闹剧。
父亲出了名的好脾性,树立了他日渐高大的“好人”形象!这来源于对家人的爱,更来源于他对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爱。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父亲总是答应着他们提出的要求,捎捎东西、顺路拉拉人……父亲很少说“不”,其中的酸甜苦辣,父亲在默默地品尝着。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太原市尖草坪北宫立交桥上要进行元宵节花灯展,出车归来的父亲不顾一天的疲劳,赶紧招呼我们坐车去太原观灯。这一消息很快在左邻右舍中传开了,大家拖儿带女纷纷想坐车前往。那年代,农村人能去城里看灯展不亚于结婚的小夫妻去北京旅游一趟!大家熟知父亲好说话,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能拉的都拉上,一个易发车的驾驶室里,妇女、儿童塞挤了十几人,身强力壮的男人们只好坐到没有任何遮挡的车斗里。那年的灯盏有多好看没记清楚,但拥挤的驾驶室里,乡邻们的说笑声一直在耳畔回响!
我和妹妹、弟弟一天天长大、成家,父亲一天天变老。五十九岁的父亲不幸患上精原细胞癌,这应该和他常年开车的职业有关。全家人心急如焚地为父亲找好医生进行治疗。化疗日渐稀疏了父亲乌黑的大背头,一个多月后,仅剩脑后勺的几根短发。癌魔给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只有父亲体验到,他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忧、害怕,乐呵地说着、笑着,乐观地面对着一切。病房里,父亲面对一袋又一袋的遮光液体,面对病人家属忧愁的面容,居然能镇定地说出:“过几天就会好的……”的安慰家人的话语,我听着就心泪泉涌!这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呀!需要多么坚强的内心呀!也许老天有眼,一同患癌的几位大爷、叔叔先后离去,父亲抗癌成功,奇迹般的活下来了!街坊邻居异口同声地说:“好人有好报!”
患癌之后,父亲没有把自己当病人,没有闲着,在家干力所能及的农活,不让孩儿们为他多操心。心大乐观的父亲日渐好起来,大背头又梳回了原样,父亲快乐地活着!一晃十年而过的一个冬天,身体硬朗的父亲感觉头晕,本以为是整日忙碌,上火感冒,哪知核磁检查后,医生私下告知我们,父亲得了要命的大病,赶紧到大医院救治吧!病魔来势凶猛,直接侵袭了父亲的小脑,堵塞血管,压迫脑干,神经系统开始瘫痪,浑身不能动弹。尤其是脑袋不能有一丝的挪动,一动就吐,帮他翻个身简直成了痴心妄想!医院里,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的紧张治疗并没有丝毫的效果,父亲日渐消瘦、体弱无力。入院时,他像健康人一样独自上楼住院,出院时,变成一个躺在病床上,靠四五个人才抬回家的重病患者。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个岁末年关、严冬寒心的傍晚,病魔彻底吞噬了父亲宝贵的生命,阻止了父亲那条人生弧线,剥脱了儿女尽孝的权利,一家人瞬间沉入悲痛的海洋。出殡的日子,连降大雪,乡邻们不顾道路泥泞湿滑,专门来送父亲最后一程,眼含泪花地说道:“把一个好人没了,年纪不大啊!”
后来听妈妈说,在医院里,父亲悄悄对她说:“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就要去地里了!”这样心酸的话语,父亲从未对我们说过一字半句。出院后仅有的日子里,父亲面部神经瘫痪,每次我帮他刷牙、洗脸、喂饭、按摩时,他都在尽力地笑着,笑着……
这样的父亲怎能不让儿女时刻想起?这样的父亲怎能不让儿女思念永远?这样父亲的儿女怎能不笑对人生?
“亲爱的父亲,中秋之际,我们想您!我们和妈妈都挺好,我们一定会在梦中与您团圆!”泪眼朦胧的我,在午夜时分敲击着键盘,诉说着,盼望着!
责编张大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