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力量,就是向着阳光生长,在暗夜退却后的黎明,走出迷惘的沼泽,走到春天正在等待的地方。
——题记
承
1995年,我背起书包,踏入了小学的校门,在那一排排红墙白瓦的平房里度过了我的整个小学生涯。就是在那里,我遇见了影响了我一生的恩师——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老师。
我喜欢王老师的语文课,因为她能够给一个个生硬的汉字赋予感情,好像任何一篇文章在她口中都会变得无比鲜活,无比生动。至今记得,那一首《囚歌》,仿佛把我带进了那遍布荆棘和鲜血、暗无天日的渣滓洞,让我为叶挺烈士牺牲前的浩然正气深深震撼;忘不了,那一声怒喝“一个也不许走!”活生生再现了国民党反动派抓捕革命者时凶狠残暴的丑恶嘴脸;最难忘怀,那一篇《金色的鱼钩》中,她颤抖着、断续着读出老班长的最后遗言,一字字,一句句,让我情难自,泪流满面。
是王老师教会了我该怎样朗读,同样是王老师为我点亮了一盏阅读的心灯。直到现在,我的摘抄笔记用的名字仍然是小学时王老师为我们取的名字“妙语集锦”,它陪伴了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那时候被老师表扬最多的事就是订阅了各种刊物,购买了各种图书。当同学为了借书而讨好我的时候,真是大大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满心里都是书籍带给我的快乐。当那些保存了近二十年的《当代小学生》《小博士》重新被翻阅的时候,当那一套《中国历代神童》书页开始发黄的时候,当那些《十万个为什么》开始掉页、残缺不全的时候,当脑海里过电影一样闪过语文读本里一段段文字的时候,突然发现,尽管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可是我对书籍的热爱,对读书的渴望却从未减少一分。
缘起于诗词,却是读书让我的文学梦悄悄萌芽。当我的作文被当做佳作读给全班同学听的时候,当我成为我的每一位语文老师最早记住的学生的时候,当我的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和佩服的目光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能够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想描绘的景,想讲述的故事写成文字是多么快乐和幸福的一件事。这份快乐和幸福伴随了我的整个中学时代。
高考过后,本想为了文学梦继续耕耘的时候,阴差阳错选择了当时并不太喜欢的学前教育专业。啃着一本本厚厚的专业书籍,我常常在想,像我这样不擅长与人交流,性格比较内向,喜静不喜闹的人,能对付得了幼儿园的那一群孩子吗?我对自己几乎没有信心。
然而,时光是最能改变一个人的。那些厚厚的专业课本早已记满了笔记,五线谱上蝌蚪般的音符就像知心的老朋友那样熟悉,过去总唱跑调的曲子现在终于找到了它正确的旋律,笨拙的手指在钢琴上居然可以奏出满意的乐曲,连画笔好像也变得灵动起来,上交作品似乎也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难题;我才蓦然惊觉,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肯下功夫学习,做以前做不到事情,现在也可以。信心开始在心里一点一点的发芽、长大,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扮老师教小伙伴读书写字。想起来教室后面黑板上那句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莫非,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哈哈,原来迷茫了那么久,这条路才值得我继续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