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时为死

何时为死

作者: noneofliz | 来源:发表于2020-01-23 20:45 被阅读0次

最近病毒肆虐,老姐战战兢兢握着手机刷朋友圈,害怕的要死要活。时不时蹦出一句“啊,怎么办,我才刚刚开始赚钱啊,难道就要死了吗?”

我看她觉得荒谬好笑,当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万万不能如此夸张。

一生的价值啊,哪怕不能如数倾诉,也绝不谈钱,仿佛故意折损自己。

妹妹感冒发烧,我也咳嗽不止。幸运的是,我们同病毒并无关系。

何时为死?

于是心血来潮,今天想写“死”。就当为自己剖析死亡,去面对一切变故不至于惊慌。


死。于我而言,最最首要的,最最值得担心的,是“心死”。

吴冠军的书中曾有对于心的描述——“心,实际上是身体里面的一个异己器官。”

心与身体互相寄生。一旦心死,哪怕身体未曾遭遇死亡,但“生命”就已然终结了。

我思考那些假定的事物,思考人类,思考理想,思考和平。我大言不惭跟外人说起“我的理想是改变世界”。

这一切在我看来,是一种“生的驱力”。

高中读政治,老师说“我思故我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而如今,我真实的明白所谓的唯物主义只是理想化的世俗。而人内心的力量才能引发我所谓的“改变世界”的“生的驱力”。没有主体能够彻底独立于驱力。

我是理想化的,当我明白我是理想化的,我就不断坚定自己“生的驱力”。我希望自己的“心”为“生的驱力”而跳动。

于是心死的时候,心的主体——“我”也就死了。

这是我最最害怕的事情。

死。第二重要的是“爱”走向死亡。

这里的爱,不仅仅是指爱情,也包括了一切我在意的能够引发心“颤抖而扭曲”的感情。

“心唯一知道一切,但理智对它一无所知”。

爱于我而言也是一种“生的驱力”,但不同于心本身。后者让我知道“我是我,于是死亡是我对于自己生存价值的判断。”而爱,依赖于他人,依赖于那些能让我的心获得“毁灭性力量”的他人。

除了时有时无“爱自己”这样的心理安慰,爱的死亡是我和他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时常觉得无能为力,也是因为“爱的死亡”。爱上不该爱的人,亦或是突然对于应该爱的人感到陌生乃至厌恶。是我不可控,但“心”直接完成的事件。

这样充满戏剧性和突然的事件,诚然我的爱真实死过才能讲出这样的言语。

所以后来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就是灾难,一个比日常生活中其他种灾难更严重的灾难。”(因为爱和死缠绕在了一起。)

尤其是爱情,于我,爱情就是一次一次主动求死的过程,却让人极为享受。不是关于李银河一直在科普的两性文化和性快感。而是纯粹爱情的快乐,剖白和享受,从而,爱情死亡才值得渲染上“灾难”二字。

这是我害怕,却宁愿害怕,也要尝试的事情。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我的心在这里,我的爱不受任何框束,永不停歇,回荡宇宙。

于是死亡的时间拉长,我们得以和平共处。

相关文章

  • 何时为死

    最近病毒肆虐,老姐战战兢兢握着手机刷朋友圈,害怕的要死要活。时不时蹦出一句“啊,怎么办,我才刚刚开始赚钱啊,难道就...

  • 《莫之仙体》之古隶.问天

    天公何时有,谈者皆不经。 谁道贤人死,今为傅说星。

  • 何时才能死

    操你个妈

  • 清明,你何时死?

    清明,你何时死? 清,指草木回青;明,指万物萌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前后,不知是巧合还...

  • 老汉何时死的?

    这件事挺凄惨的!事情是这样的—— 那年腊月初三,老天扬扬撒撒下了一天鹅毛大雪,到处是白茫茫的银色世界,地冻天寒,公...

  • 道德经曰:人死为鬼,鬼死为聻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夷死为微,微死无形。据《幽冥录》记载:“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

  • 世事难料

    东风紧,西风灭,南北何时裂。 韩信死,刘邦成,韩信何时灭。 菲越庸,日美残,中华何时决。

  • 关于死亡的思考2019-05-11

    关于死亡的思考 孟子说:“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判断何时可死,何时可不死,属于智的范畴。对于君子来说,不死有...

  • “死割”诗歌何时了?

    言为心声。声传其情。声情并茂。这是常识。 可人最易忘的,最难守,最瞧不起的,正是常识。如空气,阳光,水分。 诗歌鉴...

  • 奇奇怪怪

    《幽冥录》记载: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 所以……化险为夷的意思其实是……死透了 我得反思一下,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时为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nn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