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可么?石头的迷人,在于那个读懂石头的人,他的思想的迷人。
那你又相信不?传统赏石的迷人,其根本,在于先哲圣人传统国学哲思指导下的艺术审美的迷人。
作为国学精髓的源头活水,以及提纲挈领,《道德经》无疑首当其冲。它除了给我们论述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外,还能为我们解惑:人是什么,来自哪里,去往哪里。我们当下在哪里。我们如何活在当下。
这些关系到每个人自身问题的答案,都在《道德经》的核心——“道”经与“德”经里面。
那,何为道呢。
道,是造成宇宙一切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本根。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它不仅仅是大众所理解的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以及理性的“规律”。
“物质”、“精神”、“规律”只是“道”的派生物。
道,乃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
一气化生阴阳,即一生二。再二生三,即阴阳相合之气,加之阴阳之气,是以为三。再三生万物。
这四个“生”,让我们多少懂得了宇宙性命的格局,以及演化的本性体现,物象之变和自然律动,而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同时也解释了我们人作为个体小宇宙的前生、今世与后世,即我们的生生世世与万物一样,成于阴阳之气,只是我们以人的外形呈现而已。
德,很浅层地讲,它特指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规律和方式,它在道的范畴内,是道在人类社会关系上的体现,所以有“道乃德之本,德乃道之用”的说法。可谓“道”创造了宇宙,并指导着“德”。道创造后,宇宙由德来供养。
不知谁形象地说过,道呢,由自己设定的原则行事。如果人世不能按道的标准做,才会需要用仁义来进行约束。仁义约束不住了,才会需要用礼仪或者法律来制约。
而这个德呢,是按道的要求养育世界的。按德的标准去做,人和世界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内在的自我,像婴儿一般纯洁;外在的我,可以和世界融为一体。
简单地说,这个世界就是道生德养的,道是认识论,德是方法论。所以,我们都得听“道”和“德”的话。
德的核心,无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还是致虚极,守静笃;还是无为而无不为……都在于讲究与自然生命之道相合之理。这也正是中国哲学与艺术美学的最高境界。
一部《道德经》之道经与德经,是咱中华民族的智慧之集大成者,哲思之结晶者,不仅让古往今来的人们懂得宇宙之本,也领悟了修身之法,可谓国人性命双修的典籍。
佛教作为舶来品,扎根华厦大地后,为我民族演绎及确立后,最积极可贵的教化人心之一,在于推崇因果与念力的强大,以及明心见性,说白了,也是性命双修。
在佛家认为,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我们的自性之中,本来就具备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一切统统具足,只是被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等蒙蔽了而已。故而不向外去求,放空自己,一切往心内去求,才能求得智慧;心外去求,求到的只是知识。
这跟儒家《大学》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而能致知,致知而能诚意,诚意而能正心,正心而能修身,修身而能齐家,齐家而能治国,治国而能平天下。
儒家《中庸》亦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
它的意思是说,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
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周易》当中也指出,天地人谓之三才。三才平衡,人们的生活才能美好。
故而无论道家佛家儒家,都在竭力恢复明德,恢复自性。即如何做人,如何认识自然,如何与自然相融一体。
三皇五帝、文武周公,孔子、老子,禅宗六祖惠能等等,他们身前并非没有各种老师的传经授道,但最终他们超越了前人,成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就是因为他们循道遵性,而且至诚恳切,故而明心见性,能尽万物之本性,把自性本具的无量智慧开发出来了。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天台遇紫真隐士。对方跟他说:
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你的书法已经到了境界了,但还未能完善。)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气,是生命能量的流动。这个气,必是达到道的混元之气,且以之为关照。因为道始混元,混元又是所有演化的核心,也是最终极的一体性。)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混元之气分阴阳,阳为刚,阴为柔,相互映照。提起笔,落于纸,表达自我,发乎本性,以身证道。)
力圆则润,势疾则涩。(旨趣调畅曰润,前者是指力量平衡匀整下书法线条的自由流畅;后者是指笔锋在疾快速度下与纸产生的摩擦力,即劲道。)
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笔势框架紧致,有蓄势发力之态。挥墨奇崛,则有险峻之感。这其实指的是书法不可落入死板的工整均匀。内在充盈,外在轻松,盈虚有象,律动有度。笔法起落,笔画呼应,都应该在一个系统整体中去对待。我们所看到的书法的动态之美,其实是内心的“静”在制衡。)
敬兹法也,书妙尽矣。(只有敬重遵循这个道法,书法才能体现它的真义妙感。)
这里面紫真隐士所说的书法之道,已经不仅仅是书法美学的观念,而是道家的哲思与书法美学的结合与联通。
整篇书法,乃至每个字,每个笔画,乃至每个起承转合,乃至书者的运气收气,都讲究混元之气。石头也一样,整体也好,每个部位、每个肌理也好,空洞与空洞之间也好,堪同书法,也讲究混元之气。
书法,究其实,书体道心,它是演道的一种方式,这正是中国文化美学、艺术美学的高度特征。不论何种艺术,都是用来演道,包括石头艺术,同时映照本性自我,目的是开发和表达自我的本性。
笔墨书法是自我心性的表达,书法笔画是潜意识和意识的流动。古人认为,只有澄心运思,才能不断发现真实的自我,从而明心见性,打开个人智慧之门。这种即兴而为,无为而无不为的艺术状态,也体现在人们对石头的意识想象活动中。古人今人在这些精神活动中追求真正修身养性的天人之道。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即自身与道相合,以身证道。而不同的艺术,归根结底,都是一种通道,一种载体。
书法是通道,是载体。石头无疑也是通道和载体。
万物不可胜数,而古人执简驭繁,以象统物。那怎么才能最简便最形象地把握万物内在规律之道呢?古人发现道本身以及道里面都在运动变化,其变化过程都包含着生、长、化、收、藏这五个基本时态。
而传统赏石,它在特定历史的背景与场合,必然出场了,尤以瘦皱漏透的山子或云头雨脚的形象为典型。
传统石,因瘦皱漏透的各种显性特征参与其中,而体现了内中的混元之气。气化生阴阳,从而石头就有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的对立与统一。这正是万物对立与统一的本质体现。
而且,以上下呈现云头雨脚的传统石,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阴阳之气,和则雨。左右力量依拉牵拽,内在生机弹跳腾挪,虚实之间若隐若现,肌理皮壳沧桑老辣,内敛含蓄涵养有度……完美地诠释了万物演变生、长、化、收、藏这五个基本时态的运动变化。
而传统石里的这五个基本时态,又非常契合古人对中、正、平、和之心志心性的自律和追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
当然,这石头内,以生、长、化、收、藏而运动产生的中正平和之感,绝非技术可达,也非普通视觉可察。人们看到的多是它的表象所带来的自然而然的感觉——瘦皱漏透清奇古顽朴拙怪……它需要打开内在的心,以及深切的体验,感知石头内在,高度吻合人们心志的那些微妙和通感。
这跟中国人历来爱的是面子,修的却是里子,如出一辙。
传统石,无论人们借以天人沟通、祷告祈祝的山岳崇拜、宗教崇拜,还是寄傲山林、畅游物外的托物言志与文人情怀,它的这种几乎给予人类相知相觉相通相守的特有属性,虽然是以固态的不可说的形态而面世,而欣赏传统石的人们,调用的却是我们民族文化国学哲思的精髓:天人合一,自我更新,生生不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等等等等。
也正是这种特有属性,传统石这种载体,它里面代表着中国美学的鉴赏思想。中国美学所阐发的艺术规律,是对天地自然道德系统的表达和反映,是社会关系的浓缩,是个人内心深处的解放,故而其理在内而不在外。
传统石的类抽象雕塑,及其内在观照,与书法之间架、酣畅流动之气韵,高度一致,甚至因为天工而超越人工。两者正好表达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映照生命自然的律动之美。
传统石,除了暗含道的运动变化外,最不平凡的是,它还是《道德经》中道的载体体现和精准物化。
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
莫可名状的传统石也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
说到底,中国文化是个倾向“”捕风捉影”的文化,最终将神性嫁接给人性。捕风捉影,在这里是褒义词,特指先人体识的强大、心智的敏锐,以及自性的成熟,一句话,以人为本,敬天敬地敬灵敬人。
这也是人们但知中医管用,民间的许多土办法管用,却不知至今无法在国际上提供和确立中医科学依据的原因之一。目前没法用完整的系统的已知科学来解释和证明。旁外话。
又《道德经》之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再至伦理,再至政治,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
而传统石也恰好满足了人们带着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基因来到了人文崇拜的过程,即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的,所谓世外桃源般的精神避世需求。
传统石一直迷人,是因为历朝历代高士文化与隐士精神的结合体现。文人墨客收摄心思,用石头这个绝妙载体,求证着阴与阳之立天之道,柔与刚之立地之道,仁与义之立人之道。例如: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等等等等,一颗传统石就可以启发人类的天性、自性等。
所以,你说传统石反映一部《道德经》也好,或者佛家的明心见性也好,或者体现《大学》《中庸》《周易》也好,都不为过,这也正是传统石的迷人之处。它既满足国学哲思精髓的符号象征,又随着国学哲思的发端源远流长,千古不朽,而植入世人的艺术审美范畴,并深刻影响着后世的绘画、雕塑、宗教、园林、空间等人文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