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要讲课,我这样想,学校新上了一套录课设备,我想把课录下来,留作纪念,不为了得奖,就是这样的想法,我便有了动力。
其实坚持也不是什么意志多强,只是能从中得到正向反馈,也是受益了,自然而然就去做,长期去做,长期受益,就是坚持了。我们旁观别人坚持锻炼、坚持早起、坚持读书、坚持减肥,觉得难,是因为我们自己感受不到那种当下的好处。
但是对那些身在其中的坚持下去的人来说,他们因为自己的想象力,当然也可能因为自己的知识,他看得见好处,所以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是毅力下的坚持,只是正常地在“行动、收益”的正向反馈中生活。
如果我们佩服一个人的毅力,还不如干脆去找找,他到底是怎么感受到这项行动给他带来的好处的。
成年人的老师是把简单的道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别人信服。
1.最近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简洁的决策模型,叫小事儿抄作业,大事儿凭感觉。所谓的小事,就是指今天穿哪套衣服、中午点什么外卖,做这类决策的方法,就是抄作业,别人怎么弄咱就怎么弄,不值得费心。那大事呢,比如说怎么选行业、怎么选伴侣,怎么决策?要相信感觉,问自己喜欢不喜欢,而不是算计。
2.你可能会说,这里面怎么都没有理性的空间呢?对,下面我看到的这句话很精彩:人类的理性不是凌驾在感性之上的,而是为感性买单的。什么意思?
3.你根据自己的热爱,也就是用感性做了选择,一旦将来遇到了挫折,理性就会第一时间跳出来解决问题。反过来,如果最初的选择过于理性,一旦遇到了问题,你的感性就会跳出来拖后腿。
4.所以你看,跟我们的直觉不太一样,人类有理性当然很珍贵,但是在决策的时候,感性比理性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