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根据工作需要,先带的道德与法制课。11月刚过晓宇老师休产假,课程进行调整,我接住了四二班的数学课。本周是我接住这个班的第二周。换了老师,学生们都很新鲜,当然更多的是在试探和观察。我对这班孩子的了解只局限于每天的课间操,日常的教学巡视和听过这个班三节课。从孩子们的行为举止,日常纪律看,有礼貌,有规矩,班风正,能看的出春凤老师作为班主任很用心,责任心强把班带的很不错。在开始和孩子们熟悉的过程中,我向孩子们分享了我对他们的印象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同时也跟孩子们商量约定了上课、作业的一些规则,孩子们一个个神采飞扬,可能是感觉到我带给他们的安全感,也觉得我可能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后来的几天,通过课堂上的互动交流,逐渐也熟悉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上的一些情况。跟预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大部分孩子们的书写习惯,订错习惯以及按时交作业的习惯都不是很好。面对这样状况,我采用鼓励为主,教育为辅的策略。在作业上花时间写鼓励性评价语,在课堂上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的肯定,总之是在心理培训中学到的,我都尝试着去用。结果发现真的有用,不吼不叫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就这样过了一周,大部分孩子的作业以及书写都发生了变化,虽然理我的预期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我相信只要方法正确,尊重孩子们,用心,走心孩子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在这期间,班里一个叫杨轩的男孩子,说话有些口吃,作业上的字特别大,像是起静电的头发一样,炸开着,而且不按行写,有上有下。第一次看到他的作业,我就跟他讲了我的感受,同时让他说说他喜欢什么样的作业,他说:工整认真。我说你想做的话一定也能做到,你试一试。结果他真的慢下来一笔一划写,字小了,也写到了行里。我就在班里及时的鼓励他,夸他是个有心的孩子,从作业上的进步都能看出来他对自己是有要求的,相信坚持去做,他会做的更好。孩子们听了我对他的表扬和鼓励,一个个觉得不可思议,一定是之前老师没有这样夸过他。接下来,在课堂上他的表现也出乎大家的意料,发言积极,而且每次都能答对。我顺势而为,肯定他会听讲,会思考。在不断的鼓励中,他的作业书写进步了,课堂上的发言也越来也积极越大胆,每次进教室他都满脸的期待。周三上午上完数学课,他来到讲桌旁从兜里拿出一个棒棒糖递给我,说:“老师,我今天过生日,送你一个棒棒糖。”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谢谢你的糖,这个糖一定很甜。你过生日我应该送他棒棒糖才对,老师也不知道你过生日,只能先给你说声:生日快乐,天天开心!”他听完不好意思的笑着走了。(事后,我送给他一个笔记本,并写上我的祝福语。他收到笔记本的那一刻,充满了惊喜,非常有礼貌的跟我说:“谢谢老师”。)
扬轩的棒棒糖这不禁让我想起不久前在操场上,中午我在校园看孩子们中午托管的活动情况,顺便晒晒太阳。坐在长条凳上,二年级的小班长跑过来也送我一颗糖,说是他过生日,专门送我一颗糖。这个孩子也是我在道德法制课上经常鼓励的孩子。不同的孩子,在生日时想起给我送糖,一来是想告诉我他过生日把过生日的快乐和我分享,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源自我对他们的鼓励和尊重。虽是一颗糖,我看到的是孩子对我的信任和认可,看到的是鼓励带给孩子们的自信。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类似的小事很多,但是他折射出来的却都是孩子们最真实的表达和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心中有爱,眼中有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当孩子们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和尊重以及老师的关心,内心一定是充满能量的,这些能量就会带着孩子走向我们期待的那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