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德勒 奥地利(人本)

阿德勒 奥地利(人本)

作者: 桐禾 | 来源:发表于2023-09-29 16:37 被阅读0次

最近在听梁老师直播课。讲的是积极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写的。对话内容是阿德勒的辛福心理学原理。

阿德勒是谁呢?如果对他的名字没有印象,你应该知道他的一个著作《自卑与超越》,如果还是没有印象,需要记住,他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阿德勒曾服兵役,是一个军医,他和弗洛伊德曾在一个城市行医,相识并成为好友。阿德勒曾经是弗洛伊德主推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两人后来因为观点对立导致关系破裂,分道扬镳。
在网上查资料,没有特别系统的关于阿德勒生平的故事,只能看到一些零散的信息。他1870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镇,他们家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三。家庭条件富裕,父亲是做谷物生意的犹太商人。
他小时候体弱多病,经历过两次车祸,5岁时差点因为肺炎丧命,因此他对死亡有深深的恐惧。他的哥哥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经常会被老师和亲朋拿来跟哥哥做比较,因此他有强烈的自卑感。
他的粮商父亲对他的教育,他也曾多次提及,父亲鼓励他不要任由现实的束缚,要不断突破困境,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
就是这样一个有强烈自卑感的人,但是更坚信,人们有追求超越自卑的愿望,希望自己会变得更好更优秀。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心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阿德勒心理学三大理论。
1、目的论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开篇就说阿德勒的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例如,你的朋友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闭门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他因为是在父母的虐待下成长或在学校、职场受到欺辱而留下心理创伤,所以无法走出去。阿德勒的观点与之相反,你的朋友是先有“不出去”这个目的,才会制造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这听起来好像很奇怪。
很多人都觉得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观点相对立,认为阿德勒否认心理创伤。阿德勒不是否认心理创伤,而是希望人们不要因为纠结于过去而形成受害者心态放弃努力,不要陷入习得性无助。再举个例子,你觉得你不敢表白是因为你从小就是个害羞的人,而阿德勒的观点是你不去表白是因为你压根不想表白,和你害不害羞没有关系,你害羞的目的是让自己害怕失败找到借口,——也就是说你即使不害羞也不会去告白。
按照阿德勒的理论,你要先改变你的目的,你要真想告白,你害不害羞你都会去告白。所以,我们首先要建立起勇气,改变现状的勇气,相信改变目的就可以改变人生。
2、课题分离
这是处理人际关系非常核心的一个理论。首先阿德勒认为,人的所有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你觉得自己穷是因为你见过有很多比你有钱的人,你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是因为有长得更好看的,所以烦恼的根源来自于跟人比较。那么如何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呢?
这时候需要“课题分离”,把一个问题分为“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问题”,你只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用管他人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自己做决定并承担相对应的后果。
比如,你想要辞职去做 up 主,你老婆不同意,我们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要辞职——是你的课题;你老婆不同意——是她的课题。按照“课题分离”,你只需要解决自己的课题,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去辞职然后去做你的 up 主,你老婆同不同意是她的课题,你不能干涉。反过来说你老婆也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辞职以后她是否还要跟你过。你辞职是你的决定,你老婆改嫁他人不跟你过是她的决定,你们无法互相干涉。你要辞职就要承担这个后果,你如果不想承担这个后果,那么你就不要辞职——这都是你的课题。
人之所以喜欢介入别人的问题,都是为了一种自我满足的心理,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自己的控制欲,或者通过他人认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所以,你介入他人的问题根本不是为他好,而是为了满足自己。
阿德勒希望每个人内心强大起来,不依赖其他人,因为我们不能指望其他人对我们负责,我们也不能处处为其他人着想。你要有一颗变强大的心。
3、共同体感觉
我们到底该如何存在?阿德勒心理学第三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追求别人的认可,而应该追求在一个共同体中作出重要贡献。
接受自己的存在,不要与他人比较,不要在意他人的目光。
对整个人类共同体作出贡献。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就是把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这就叫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够得到。像比尔盖茨那么有钱,还乐此不疲地做着公益、研究如何解决疾病和贫穷,这也许就是一种共同体感觉。
幸福就是一种“共同体感觉”,你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你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你为这个共同体作出贡献,不论这个贡献是大是小,你都会感到幸福。如果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可以感到快乐,但你不会觉得幸福。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为了人类这个共同体变得更好。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化身书中的青年,通过和哲人阿德勒的对话,解读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精髓: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需要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网上找到了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分享在此。

相关文章

  • 《接受不完美的勇气》读书笔记

    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被称为“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成就远超他的名声,但是他又...

  • 心理学家说,我们最终都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一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

  • 《洞察人性》读书笔记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奥地利精神分析巨匠阿德勒的代表作。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 <<自卑与超越>> 笔记

    作者: 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之父, 奥地利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 因有关自卑情结的论述而知名于世. 与弗洛伊德...

  • 2021-05-15阿德勒的精神世界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

  • 【读书】你真的不自卑吗?

    前言 本文是《自卑与超越》一书的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

  • 心理学小记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

  •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 《儿童的人格教育》书摘内容

    《儿童的人格教育》书摘学习笔记 关于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德勒 奥地利(人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v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