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6545/23a16ff571f7441d.jpg)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在这漫长艰辛又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曲折而伟大的民族融合,共历了诸多家国危机、民族患难。然而多难方能兴邦,正是这些危机与患难,最终使得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凝铸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已经唱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在五十六个民族之间、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间铸就了民族团结的万里长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回顾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时,习总书记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上,民族团结是关键节点,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任何一个民族的参与和奋斗,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承担起这一伟大历史任务,也将共同分享这一照耀千古的无上荣光。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都要求我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高度的认同,要求我们对共同体理念有着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理解与体认。这份认同、理解与体认将会爆发出最洪亮的时代强音,铸牢坚不可摧的共同体意识,最终将之转化为宏大的物质力量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中华民族复兴是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魄力、需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需要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因为这一事业自身即具备值得各族人民、 每一个中华儿女去前仆后继的永恒价值。中华民族遭受的所有劫难,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经历的一次次失败和求索,各族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中承受的各种磨难,每个仁人志士为民族崛起、复兴做出的浴血奋斗、殚精竭虑,都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强大,使得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坚定,更加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进而让我们在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方面对这一共同体意识形成高度的共识,最终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宏大图轴上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