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缅怀“1942”

缅怀“1942”

作者: 微风卿语 | 来源:发表于2024-02-18 08:0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只不过是温饱而已。--题记

“饥荒”一词可能离现在的我们的太过遥远,我们可能太过陌生,但是,在河南1942的那一年超过3000万的人民同胞,深深的体会到那一场人间炼狱,什么是赤地千里,什么是哀鸿遍野,在这一场从河南逃往陕西的逃荒之路中,超过300万人饿死,何等惊人的数字,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对于现在而言可能并无太大的意义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也是促使这一场人间炼狱的原因。

在逃荒的路上,树皮、野菜、观音土、大雁屎凡是能吃的被屠戮殆尽,丝毫不留,人在没有东西可吃的时候也许本性中已经无所谓善无所谓恶了,只要能活着,只要能有口吃的,其他的已经不重要了,你听说过二斤小米就可以卖掉自己的媳妇的吗?对于那时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十分划算的生意,仅仅是一袋小米,就可以抛弃同榻而眠的结发妻子,可是对于他们而言,卖掉媳妇不但可以让媳妇有条活路,自己也能活下去,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卖了就给了活命”。丈夫可以获得得以续命的粮食,妻子可以摆脱饥荒,摆脱这场噩梦,这时已经没有什么道德伦理,更不会再有什么情情爱爱,人类原始的本能已被逼迫出来,活着,只要活着怎么都可以,他们只是希冀着若是死了以后来生千万别再托生到这个地方。

在逃荒的最后竟出现了人食人的炼狱之景,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吃人的社会”竟会这般上演,仿佛在诉说着:“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而对于这些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及在位的高官却视之不理,依旧纸醉金迷,沉沦其中无法自拔,毫不作为。并且他们竟会一本正经的给出这样的解释:“国家贫弱、只有甩掉包袱,这样才能顾全大局......”,在危险苦难之时,那时的国家、民族、领袖、主义,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不由得想起了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的各种悲剧都是魔鬼的杰作,但是事实上,这些始作俑者都是被魔鬼钻入身体的人”,何其不幸,又何其无奈。最后的那些难民,有的在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之后,对于生已经毫无希冀了,可能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种解脱吧,“想的就是个死,就想死的离家近点”当看到这句的时候,仿佛感受到了生的绝望,死的期盼,以至于无以言表,这个世界深深的寒意令我们无以自处。

对于现在的我们,只想说:“如果我们总是遗忘,下一场饥荒将会把我们埋葬”,愿我们生而为人,谨记吧。

相关文章

  • 1942!1942!1942!

    冯导十八年的情感积淀,历经135天的艰难拍摄,最终才将这部惊世影片公众于世。拍摄中的个别艰辛与困苦恐怕也只有亲身经...

  • 托尼·博赞—永恒的灵魂,永续的力量

    缅怀恩师“思维导图之父”托尼.博赞先生(1942---2019) 您说,我们应该像孩子们一样洋溢快乐, ...

  • 《1942》

    我很少看悲剧或是气氛严肃的片子,因为会让自己心情低迷而压抑,但这种反应真实历史状况的电影,我觉得还是应该看一看。 ...

  • 1942

    电影描写的是1942年河南的大饥荒,四处逃荒的情景。记得这个电影上映的时候我在南通,早知道就应该去看看这个电影,欠...

  • 1942

    昨晚看完《1942》这部电影,又跑去把刘震云的原作看了一遍,还是有些感触的。 今年才20岁的我自然没经历过逃荒的时...

  • 《1942》

    几年前,看了电影《1942》,当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近日在拜读了《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之后,决定再欣赏一下电...

  • 《1942》

    东家老婆饿死了 东家儿子被抢粮的灾民捅死了 东家儿媳妇生完孩子后饿死了 东家女儿卖进窑子(卖了五斤小米) 东家躲子...

  • 1942

    “生命的河,喜乐的河,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窝。我要唱一首歌,一首天上的歌。头上的乌云,心中的忧伤,全都洒落。”老范牵着...

  • 1942

    1942,那不只是眼泪,不只是无言的悲痛,不只是对历史、对人性的思考...... 在自然灾害的面前、在战争的面前人...

  • 1942

    河南,曾经的天下之中,天子之都,上古文明的发源之地,可在那几年,死了三百万人,上千万人流离失所。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缅怀“194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wp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