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运筹帷幄!欢迎来到《军师孔明®运筹营-学习处方》:
处方名称:《知道做到》
处方性状:本处方共3小节,本小节共2个知识点
适应症状:缺少跟进
用法用量:忌囫囵吞枣,宜细嚼慢咽。根据遗忘曲线周期重复咀嚼6遍。
注意事项:若症状无缓解,建议刻意练习,学以致用。
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无法“做到”过好这一生?这是因为你不“知道”《知道做到》。
《知道做到》是美国畅销书作家肯·布兰佳与另外两名作者保罗·梅耶及迪克·卢赫合著的作品。通过书的封面:知道-学到你简单高效的方法;做到-得到你真心想要的目标。我们知道:“知道”和“做到”是学习的两个维度,对应的分别是“知道=输入”和“做到=输出”。精准输入(知道)和跟进输出(做到)两个环节缺一不可,而弥补“知道”和“做到”之间鸿沟的关键点就是重复、重复、重复(间隔性重复):重复“知道”、重复“做到”。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解开开篇的疑惑:我们之所以无法“做到”过好这一生,是因为我们一直停留在“知道”(输入)的层面,且“知道”的很多道理,因为多而浅,导致大脑快速遗忘并消极过滤,而从来没有被真正“做到”(输出)过。
为了方便快速了解本书脉络,我将本书的重点整理成“极简(遵从原书而不外延)”思维导图如下:

接下来介绍本书的第三小节:行为篇(缺少跟进)
三、缺少跟进
a、What:跟进是指什么?
跟进是指: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达到预期结果,我们需要制定一份严密的指导、支持、问责的持续跟进计划。
b、Why:为什么要持续跟进?
如果我们在接触新知识之后没有立即跟进,很快就会恢复之前的老习惯。只有立刻跟进练习,越快正确应用一种新技巧,才越容易掌握它。
c、How:如何做到有效跟进呢?
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三个步骤:
①、指导(告知、演示、尝试)②、支持 (观察-表扬)③、 问责(观察-修正)
为了突出支持的重要性,我们从第二步开始讲起:
步骤二、支持:观察并先表扬进步
我们在上一小节态度篇(消极过滤)里已经讲过,我们因为从小缺乏积极评价,容易变得消极过滤(详见第二小节之b、why)。所以,在跟进时,表扬进步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可以避免再次进入消极过滤的恶性循环。
我们现在回头了解第一步:
步骤一、指导:告知、演示、尝试
指导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有导师。在本书中,导师分两种:一种是每两周给予一次一对一重复指导的内部导师;还有一种是持续6周以上,每周至少指导一小时的外部导师。导师主要提供告知、演示、尝试、观察-表扬或修正等跟进工作。
说到这里,我们肯定会有个疑惑?如果没有导师或导师不在身边怎么吧?这就需要调整指导方式。
如果导师不在身边,我们需把步骤调整为:提问、观察演示、观察-表扬或修正;
如果没有导师,我们就需自我告知、自我尝试、自我观察-表扬或修正。当然、没有导师的反馈,跟进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的。
(关于导师,我们在后续即将分享的书籍《刻意练习》里面也会提到。)
第三步:问责:观察并进行修正
问责是指导师指导观察并表扬之后,对做的不好的地方予以修正,并要求练习到正确为止。
Action:你最近有在学习或想学习的技能吗?请找一个导师(或根据视频自学),按照指导、支持、问责的步骤跟进计划,在完成期限内检验自己是否成功“做到”?
为了方便直观理解本小节的内容,我将重点知识整理成思维导图如下:

综上,持续跟进的关键是:支持(表扬);知道做到的关键是:重复、重复、重复!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关注账号并收藏本文,方便后续“间隔性重复”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