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篇小说《决战皖江》(44)

长篇小说《决战皖江》(44)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3-04-11 05:50 被阅读0次

    见李大湖跳上岸,霞姑走上前问:“还有事吗?”

    李大湖悄声说:“以后巢南巢北,也要建立情报联络。这个地下交通员,我看,马惠珍就比较合适。她是巢北人,那边情况她也熟悉,工作起来要方便些。你看呢?”

    “行,听你的。”

    “那好。记住这个接头暗号……”

    李大湖说完后回到船上,大家再次挥手告别。望着船上这些刚刚熟悉的身影,岸上的两人都有点依依不舍,各有各的心思。船渐行渐远,马惠珍收回目光,笑着问霞姑:

    “你俩说啥悄悄话呢?”

    “说你呢。”

    “说我?“马惠珍睁大眼睛,”我有什么事情值得说?”

    “正事。回到村上再告诉你。”霞姑卖了个关子。

    正事倒是不假,李大湖这次回巢北,就是为了地下情报网这件正事。刘云已从南京回来了,情报工作将要正式启动,他现在满脑子想的,是这个网点的布局。刚才一眼瞧见马惠珍,突然有了主意,何不把巢南巢北这条主线先搭建起来?所以才有了这个临别安排,真是神来之笔!

    刘云回来后,直接去了大李村,他也知道李大湖可能不在大李村,但他只能来这里找。因为李大湖的父母和妹妹大梅,都认识他,只有通过他们,才能找到李大湖。其实李大湖也早有安排,他在离开桴槎大山时,特地招呼大李村参军的李平,要他回家专候刘云。

    李平把刘云送到桴槎山根据地,交给戴传忠和孙家斗,然后又转道去了巢含边境的太湖山,找到游击队的荚存义队长,让他想办法,把刘云回来的消息,传给李大湖。恰巧,王有福过来搬兵,所以这个消息的传递,还是很及时的。

    李大湖见到刘云时,刘云已经和戴传忠、孙家斗他们混得很熟了。

    桴槎大山这阵子比较热闹,附近来参军的青年很多,陈杰的弟弟陈书,也到队伍上来了。蒋维金的伤势已好,戴传忠安排他和王家志两人,做新兵接待工作,并负责大家的伙食。刘云到了后,见有百十号人吃饭,便主动帮他们管账,每天买多少菜,用多少米,花多少钱,都算计得很精当,大家也都觉得他管得好。

    李大湖说,这不行,叫你回来不是让你当账房先生的,你这是做生意做上瘾了。

    刘云和李大湖,早先都是帮会中的好兄弟。过去民间的帮会组织很多,最大的是清、洪两帮。清帮起源于漕运中的运粮船,是从船员中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运河一线的东南沿海地带。洪帮起源于四川,即所谓“四川袍哥”。袍即袍泽之情,意思是大家都是兄弟。而清帮是论辈份的,入帮要投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一词,就是清帮专用的,其他行当只称“师傅”。洪帮的成员聚集地,称为“山头”;清帮由于与水运有关,则称为“码头”。

    巢县是水乡,属清帮码头。

    帮会的本质,是抱团聚力,应付艰难时世。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4月,日军占领巢城,群众四处跑反避难。时年16岁的李大湖,正是血气方刚的青春少年,义愤之下,投入青帮,希图凭借帮中之力,来对付外族入侵。和他同时入帮的,还有这个同年哥刘云,两人一起练功学武,一起为民族危亡而担忧,渐成好友。

    两个好朋友,性情却截然不同。李大湖侠肝义胆,快人快语,刘云则机警灵活,温和随性。李大湖尚武穷力,功夫见长,刘云则善于周旋,人缘极好。

    李大湖后来离开了帮会,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因为他已经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帮会同样感到无能为力,同样也得和乡亲们一道去跑反。他还发现,在这个皖江地区,只有新四军敢于公开抗日,甚至还攻下了日军占领的无为、庐江两座县城。他要实现自己抗日保民的抱负,参加这样的组织,这样的军队,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篇小说《决战皖江》(4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ys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