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路上,我和老公感慨了一句:“人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呢?”
每天感觉时间好紧,不够用,一个接着一个的事情在后面等着完成,眼睛还总是有毛病成为我的阻碍。
老公回我:“人宁可疲惫,不要焦虑。”
去年11月份,我报了一个心理学的考试,刚开始准备时就有一个知识点: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当时我就告诉自己,我要不断的复习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每天要坚持学习,要跟住,不然忘得会很快。
前两个月学得很积极,成效很不错,随着越学越多,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多,开始混乱。
突然绷紧的弦就断了,进入新的章节换了新的老师,因为不喜欢老师这个人,课程内容也变得有些听不懂。整个人进入对抗、内耗的模式,一边有督促要学习的声音,一边有一个阻力要对抗的声音。
那些时日我眼看着自己原地踏步的内耗着,一想起还有考试就会焦虑,总有一个待完成事件的感觉,人很不踏实,这样的心境也不知不觉的影响着我其它的事情。
听老公说完那句话,我意识到不是事情本身让我焦虑,而是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态度让我变得焦虑。我知道这是我要调整的方向,我要让自己放松下来。
老公还说了一句话:“种树的时间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想这句话回答了我开始问的那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现在再重新审视这句话,它只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因为同样一件事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累,累不累取决于每个人看待它的态度。
我想我应该问“人为什么要不断的学习、成长?” 因为现在的你,是十年前你的决定,十年后的你,是现在你的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