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阅读一本书《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和存在的意义的一本书。书是有两位高龄的老人合写的,他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男的叫欧文,女的叫玛丽莲,刚渡过了他们的六十五周年纪念日,而他们的相识还要早,足足73年。
他们写这本书的时候,玛丽莲已经患上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种癌症,需要进行化疗才能活下去,而欧文则由于心脏过缓,在胸腔里装了一个起搏器。如果这个起搏器不工作了,他就有可能随时结束生命。
就是这样的两个老人,一个快88岁了,一个87岁,他们两个人一辈子做过很多“临终关怀”的案例,他们给无数的失独或失寡老人送去过安慰,现在他们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随时或者不知道何时他们就会离开人世。
欧文说:“我们俩这一生,是充实而酣畅的。有很多可以安抚有死亡恐惧的病人的理念,但其中最有力量的莫过于促使他们思考如何活得无怨无悔。我和玛丽莲都觉得自己活得充实而无畏——算得上是无悔了。我们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去探索未知的机会,而今几乎了无牵挂。”
玛丽莲在忍受着一次次化疗后,说:“非常难受。说不出的难受。我感觉自己被掏空了,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难受。如果不是因为你,我真的不想再活着了……我不想再活着了……对不起我老是说这些。我知道我已经念叨了太多遍。”
欧文觉得:而最让他痛苦的,莫过于眼睁睁看着她受苦:每周她所接受的化疗,会带来的副作用是头疼、恶心和极度疲劳。就像与自己的身体、周遭事物和他人全部失联了一样,难以名状的感觉。
而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最近几个月,你说过很多次,你现在还活着,只是因为我,只是因为你担心你死后我活不下去。我想告诉你的是,我能活下来。我不能忍受的是,想到你是为了我,而受这么大的罪继续活着。我不否认我会在余生的每一天都思念你……但是,我会继续活下去。我不再害怕死亡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害怕了。”
看这样的一本书,是需要勇气的。你所看的是两个老人在罹患各种不同的病以后对人生的不同态度。欧文看起来要比玛丽莲强多了,只要起搏器还在动,他就能活,而且他的病应该是属于那种能快速死亡,不像玛丽莲的病,需要一点点的和病魔作斗争,需要杀死癌细胞还能保证自己的好细胞能正常运转。
化疗后的副作用几乎能耗尽一个人所有的精神。而后来化疗除了出现的副作用外,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了,他们又试着改换药物治疗,用免疫治疗法。但是这种疗法只对三分之二的患者有用,如果她是那另外的三分之一,她也很平静地选择了最后的“照顾疗法”也就是说的安乐死。如果痛苦到活着不如死去的时候,她将平静地接受死亡。
书还在读中,里面还会有很多触痛我的点,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母亲在最后的那段岁月痛苦难忍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