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如何做到不打孩子,还能让他听话

如何做到不打孩子,还能让他听话

作者: 李书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15:07 被阅读0次

情感引导是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的基础。

如果正在玩玩具的孩子们突然在家里跑来跑去,你追我赶,尖锐刺耳的叫声以及密集的脚步声,让正在和朋友聊天的你心烦意乱,你会怎么做呢?

「控制型」的人会直接对他们吼叫:“你们别那么吵!小声点!别再房间里跑来跑去!很容易摔伤的!

你们听到没有!如果你们再这样,我把你们的玩具通通锁起来,一周不让你们再玩玩具。”

「放任型」的人面对同样的情况时,只能看看他们说上两句,然后唉声叹气,无奈地摇摇头对朋友说:“你看,我的孩子太调皮了,教都教不听,

你越说他们,他们喊得越开心,真拿他们没办法,请你不要见怪”,然后你任由他们的喊叫声持续下去。

上面的这种情况,当我们想要做点事情亦或者打电话时,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过这样的或与之相似的经历。

在我们的眼里常常认为:他们不听话,小声说话的你对他们说:“不要这样做”,他们对你不理不睬,他们越不听,你就越生气,他们越调皮,你就越想打他,孩子调皮不听话的孩子到底打不打呢?

还有的人说,打!不听话就得打,棒棍底下出孝子。

然而,这样做的我们真的正确吗?有必要吗?

孩子们的吵吵闹闹,玩起来疯疯癫癫,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把你惹得一团火,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作者金伯莉布雷恩说道:想要处理好孩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核心在于善于利用情感引导。

由于文章有点长,在这里我先用一个小导图打个小目录,方便你阅读。

1、什么是情感引导

简单来说,「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 并且以恰的方式来表达。它的本质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

举个栗子:

女儿:“妈妈我要喝粥,你快点装给我。”

妈妈:“你一天没吃过一粒米,吃点米饭,这样饱点”

女儿:“我不要,我就要喝粥”

妈妈:“加一点米饭好吗”

女儿:“不要”

看到了吗,女儿想要喝粥,我们总是站在大人自己的角度思考,害怕孩子饿着,想让他多吃一点米饭,好让他长得快点。

孩子只是想喝点粥,简简单单的的情感表达,却在父母那里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而父母也没有让孩子的情感轻松表达,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压抑孩子的情感。

2、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

前面我们说过情感引导的本质,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想要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要素:

01.了解孩子并尊重他。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有的安静,但也有调皮,所以针对不同性格孩子,利用情感引导时要因人而异。

02.多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情感,把他最难管教的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机会。

03.对孩子表达出的情感支持和同情,及时回应他的感受。

情感引导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我们理解了孩子的此刻情绪,尊重他,才能对他更好的回应,不然常出现:越是骂他,他就哭得越大声,越不理理他,他就越恨你,我永远也忘不了孩子哭着用食指指着你说的那句话:“我讨厌你!”的情景。

3、情感引导的重要性

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指出:情感引导是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的基础。

著名育儿专家——海姆 · G. 吉诺特在他的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写道:“为人父母的生活里充斥着数之不尽的小意外、循环往复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突发事件。我们都宁愿相信,只有心理变态的父母才会用损害孩子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遗憾的是,即使是充满了爱和善意的父母,也免不了对孩子进行责备、羞辱、指责、嘲笑、威胁、贿赂、否定、惩罚、说教和宣讲。”

可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生活中并不是面面俱到的,我们也有情绪,也有欲望,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处理孩子的情绪关键在于先稳定自己的情绪。

然后利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化解孩子的坏情绪,这样我们就不用纠结调皮的孩子打还是不打,对孩子有哪些伤害。

4、情感引导的误区

1)「控制型父母」「放任型父母」

什么是控制型父母?

打颗栗子:

你不要跑来跑去的!你不要老是大吼大叫!能不能安静点!别把你所有的玩具撒的满地都是,搞得房间乱七八糟!

这种通常用「命令」和「威胁」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就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表现,长期以往这样,难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长大后会更容易放纵自己,自律水平低。

那什么又是放任型父母?

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就是「无为而治」

比如:

他们通常认为:孩子吵就吵,闹就闹吧,玩具撒满地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待会再收拾就好了,只要他们没有危险,怎么都行。

如果父母采用放任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孩子通常学不会相应的社会规则,孩子长大会缺乏约束和规矩,常没有群体的归属感,形成散漫个性,更容易涉及吸毒,早孕,和帮派活动,他们需要很强的团体依赖。

2)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生活中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你就能知道这些话以及动作,对一个小孩来说的伤害是有多大。

那什么是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呢?

 举几颗栗子:

"妈妈,我要吃饭"

刚刚不是才吃过吗?一个钟都没有,你怎么可能会饿。

这就是轻视孩子感受的典型表现,我们常常凭借时间的经验,总是认为孩子不会饿,但实际情况真的是我们认为的这样吗。

“妈妈,我来切蛋糕,我来切蛋糕”

结果你随口说一句:“你切不了,很容易弄脏衣服的”

结果孩子“我要切,我要切,我就要切”然后大哭起来

也许孩子确实还小,害怕他完成不了,或者容易打翻弄脏。然鹅,我们似乎低估孩子积极做事情的感受的表现,常以你办不了而不给他做事情的机会。

当孩子踩自行车正开心,突然摔倒了,嚎啕大哭

你走过去看了看,好在没流血,没关系,自己站起来。

结果孩子哭得更厉害,这就是否定孩子感受的表现。

我们未曾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却以固有的经验和习惯随口一句:没流血摔得不疼就堵塞孩子的感受,殊不知孩子想要的是你的关爱,关注。有时候你走过去认真看着他,并对他说:我看看,我帮你处理。这样的做法比什么都强。

我们要尽量避免做控制型,放任型的父母,也别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尽量做到有求必应。

5、打孩子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不听话,打不打孩子网上有很多的争论,那些喊打的,看似很有道理,但实则对孩子影响是最大的。

为什么呢?

比如:

假如有人莫名其妙打了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呢?除了疼之外,你心里有一千句,一万句:你干什么!你tm有病吧。我们是否也有被人骂的经历呢,那时此刻的你又是什么感受呢?

况且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一切只是在好奇,在摸索,在体验学习,难免会有不当的错误,但我们最需要的是对孩子的支持和陪伴,利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来教育他,让他从错误中,从乐趣中学会为人正直,坚毅,不断探索的精神等良好的品质。

并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就利用打的方式教育他,打,只会起到一时的警戒效果,但会带来一连串的潜在恶果。

那孩子做错事,用打的方式来教育他有什么影响呢?

① 研究表明,打孩子会降低孩子的智商,而平静和安定的状态是最利于大脑学习的。

如果孩子因为挨打而感到愤怒或是害怕的话,经常提心吊胆,生活在对暴力的恐惧中的孩子会处于半惊慌的状态,在学习上很难有提高。

② 打孩子的方式背后的潜沟通传递的信息是教唆他们使用暴力。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个经常打孩子的父母,孩子往往也会学父母的方式,毫不犹豫的打他弟弟妹妹(不信你留心观察)。

③ 打孩子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每一次打他,他都会很愤怒、悲伤和困惑,有时候他都不知道你为什么打他,而你又没有说明是什么问题,后果有多严重,以及没有跟他讨论解决办法,长期压抑的情绪,自尊水平怎么会高呢?

6、不打,那该怎么办

五六岁小孩非常不听话,打了怕给他留下阴影,不打他仍不听话,家长应该怎么办?想要孩子与我们合作其实也很简单,我们要知道的是:打、恐吓和威胁不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生活中谁又想给别人控制呢?何况小孩。

作者金伯莉布雷恩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说 :“管教”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引导”,而引导则意味着指教。当我们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对他们的指教。、

所以,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可以用和平的方式来引导他:

① 弄清楚你自己的“心结”是什么,避免自己的怒气传递给孩子;

教育孩子前先处理好在即的情绪;

② 经常和孩子沟通你的想法和感受;

③ 跟他说你看到这些事情后的感受,同时关注并包容孩子的感受;

④ 多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主权的重要性;

⑤ 多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⑥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如果孩子做到了言而有信,就要给他鼓励;

⑦ 为他提供解决方法,引导他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借用海姆· G. 吉诺特说的一句话:“孩子们从体验中学习。他们就像尚且湿软的水泥,所听到的每字每句都会在他们身上留下印记。”

希望做父母的都别打孩子,你的每字每句,一举一动,在孩子眼里都是他学习的榜样。

听说,优秀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给孩子点赞~,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点在看哦,后续还有更多的实用干货等着你:)

-End-

相关文章

  • 如何做到不打孩子,还能让他听话

    情感引导是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的基础。 如果正在玩玩具的孩子们突然在家里跑来跑去,你追我赶,尖锐刺耳的叫声...

  • 如何赢得孩子合作(1)

    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赢得孩子合作的话题,说白了,就是孩子听话或不听话,以及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听话的问题。 提到这个话题...

  • 谁还没个脾气?真的能做到从不打骂孩子?

    如何做到不打骂孩子? 有些家长可能会提出质疑:谁还没个脾气?真的能做到从不打骂孩子? 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首先...

  • 不吼孩子也能让他听话

    养育孩子是一件既耗体力,也耗精力的事情。 记得两年前,我还在画画机构里面当老师的时候。 有一次周三的下午,像往常一...

  • 不吼孩子也能让他听话

    养育孩子是一件既耗体力,也耗精力的事情。 记得两年前,我还在画画机构里面当老师的时候。 有一次周三的下午,像往常一...

  • 自律(六十六增)育儿:学会这七点,不用打孩子也听话

    怎么不打孩子,还能让孩子听话的七大秘诀,下面每一点都很重要,家长们务必看完点赞收藏! 第一、凡是碰到孩子出现...

  • 管理一个孩子有多难(1)

    如何让孩子听话,这个听话并不是让孩子处处都听话的,而是当孩子有错误的偏见,是如何把正确的观点植入他的内心。班里有一...

  • 我又打了女儿

    不打孩子怎么这么难呢?女儿九岁,这两年挨打得有点频繁。 不听话还顶嘴,我没法让她乖乖听话,打。 每次挨打时她恐惧的...

  • 17.10.17

    如何才能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前后不得罪,混的风生水起! 如何才能做到说谎不打草稿,别人戳穿还脸不红心不跳地找...

  • 闲叔童心画: 别人家爹妈最疼娃,不打不骂嘻嘻哈哈

    别人家爹妈最疼娃,不打不骂嘻嘻哈哈。 别人家孩子最听话,不哭不闹还顶呱呱。 ——《识字歌》插画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做到不打孩子,还能让他听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bq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