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正书院 闫贵忠
其一:如果自己还活在二维世界
如果自己还活在二维世界,那就最好少做甚至不做。因为生命层次太低,做的越多,制造的麻烦也越多。
遗憾的是,今天的现实却是,越是生命层次低的人越是在努力地做得更多。
误人子弟的根本原因就是,施教者(父母、老师)的生命层次太低却又太有为。
古人"德不配位"一说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人。
在三维世界做的再多,也不如在四维世界做一点儿更有效果。
修己意在提升自己的生命维度。利人追求做更多有正向价值的事情。
修己为本,利人为末。执本驭末!
其二:不着急 慢慢来
静下心来,可以理解为起心动念上的自我管理。
佛说,身有八万四千虫,心有八万四千念。每个心念的产生都会引发这八万四千身虫的躁动。
身的躁动来自于心的躁动,心的躁动本质上是放纵了自己的起心动念。
身心常处于躁动之中,生命之能量便常处于耗散之中,脆弱无助、恐惧忧伤、疲惫不堪……便老早就光顾我们!
休,是停下来之意;息,是生长之意。休息,就是让该停的(身外的活动和太多的起心动念)停下来,让该生长的(生命能量、状态)生长起来。
但是,停下来谈何容易!生长出来谈何容易!
我们能做到一点点慢下来就非常不错了。
故,″不着急,慢慢来!"几乎成了我们自2015年以来的修学口诀!
慢工出细活儿,我们不着急,慢慢来!
其三:闭嘴的意义
闭嘴的意义在少说话,是形式,不是绝对化的招式。
牢骚话少说,抱怨性的话少说,指责性的话少说,要求性的话少说,闹情绪的话少说,攀比性的话少说,控制的话少说,打击性的话少说,体现自己功劳的话少说,显摆自己有本事的话少说……
闭嘴是为了学会说话。闭嘴到一定程度,我们学会说话了再说也不晚。
理解性的话,信任性的话,尊重性的话,滋养性的话,鼓励性的话,支撑性的话,引导性的话……当我们学会说这类话的时候,孩子能烦我们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