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三国,最凝练的便是开首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偶见有人评论:这句观点反映出作者思维的时代局限,战争并不是永恒的主题。然而这评论却显现了评论人对世界认识的局限,世界的分与合,并不只存在于战争之中,在人的内心观念里,无时无刻不在上映着人与世界的脱离及融合,这些内心终会潜入人的语言里,驱动人的实践行为,终而凝聚成推动世界变化的大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内心总会在谋求有价值的标靶,更加不可限制。每个人被动地出现在世界中,却最终要学会主动地与世界融合,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出现的意义。
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一个最最普通的牧羊少年,做着世俗所低视的活计,却始终内心向往着财富。他犹豫纠结,终于从最舒适的状态里挣脱出来,踏上探寻的道路。原本生活的那个世界完全被扯断,少年却在探险中,去谋求与新的更大的世界的融合。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他的灵魂是一片空白、荒芜、的不毛之地。生命却在这时,奔涌出无限种可能,可以任意的涂抹规划。在这片土地上,要种什么草,什么树,什么花,要建什么楼,什么园,什么景,要自己一步一步,用从这个世界上学到的知识,规划和建立起来,任何其他人不能替代。最初的规划图,唯一的指引方向,大概就是少年时曾热爱过的东西。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人也许直到中年之后才找到自己的地图,不论多晚,从一笔一画开始,写下这种规划,画下自己的地图。无论自己将这个空白的世界,建设成什么样子,都不惧怕错误、失败、重新再来,最终在生命的历程中,会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世界。当这个不毛之地逐渐变成一个独立而奇异的世界,人的灵魂就逐渐丰满起来,成为独立而有趣的所在。让自己的世界,充盈,有思想,与这个外在的世界,也渐渐融合,到内心的丰富,映射到外在,真实世界也会随着自己的世界的丰富而多彩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选择相信的事物。或许是基因中所携带的,让自己的内心自然而然归属的特质,这种特质不是外界强加的,或者是别人说教而形成的,而是自己自然而然就会心向往之的方向。这种内心天然归属和少年时的梦想一起,成为面对空白世界时,强力清晰的指引。
虽然外界的说教总是不易被接纳,就像牧羊少年开始并不想听,那个看起来普通的老头的说教一样。爱却可以,无限包容的、不计得失的爱,可以吸引一个人选择内心愿意归属的方向。但不是被报恩的心意绑架,必须是出于自己的内心,不考虑任何挂碍的选择。青年杨康做出了自己独立的选择,最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不被正义世界所容忍的坏人,是母亲对其幼年教导的失职。成年以后,却不得再怪罪于母亲,因为此时,无论如何都可以自己独立的把握世界的前景。
尽管成年人,从成长经历中获得的一惯性限制中挣脱,是十分不易地,但是一旦意识到自己被拘限住了,内心产生强烈的挣脱意愿,并开始行动时,不论时势如何,最终行动会与内心共同创造出自己的独特世界。即使是未成为显著的个人,坚持一个心意,并持续行动,仍然可以创造自己的传奇。
牧羊少年最终寻到了宝藏,这固然是作者为了鼓励众人而安放的美好结局,但是,与新世界融合时的那种奇特感受,未尝不是另一种财富,何必过于执着于是否寻到了真正的金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