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写母亲名字的念头盘于脑海很久了,一只懒于动笔,也有不知从何说起的缘由。今天回家,看着已是年迈的母亲还忙来忙去的收拾家务,再次提起写写母亲的兴致。按母亲河北老家的习俗,今年母亲虚岁84岁,已是耄耋之年。花白的头发、深深的皱纹和不再挺直的腰身,还有她平静慈祥的笑容,诉说着母亲母亲这一生的故事。
母亲的一生很坎坷。母亲祖籍河北,少小离家,十六岁只身一人离开关里外出求学,这一走就是大半生。时至今日母亲时常念叨想再回家看看,从没有把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当作内心的家园,内心深处的家依然是生养她的河北。母亲这一生很奔波和辛劳,有30多年在寒冷的东北生活,近30多年到炎热的南方定居,离家和至亲越来越远,伴随她的是无尽的乡愁,年纪大尤甚。
母亲很坚韧。熟悉母亲的人无不赞许的母亲的坚强。和身为军人的父亲结婚候,职业原因常年两地分居,父亲每年在春节期间回家探亲一次,母亲孤身一人抚养我们姐弟三人。自我记事时,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终日为吃的和用的奔波操心。母亲是医生,年少离家,不谙于家务事,六七十年代的东北物质匮乏、条件落后,用水靠挑,生火要劈柴,夏天尚且好过些,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要存储几百斤的大白菜、土豆,还有挖地窖,订棉门帘,糊窗户缝……母亲用她瘦弱了肩膀担起了这个家没有听到她抱怨父亲,也没有听到她得唉声叹气,每天忙于工作和家庭,还有教育我们,这样的生活有17四季。
母亲很热心善良。医者,仁心。无论年纪大小,她身边的很多人和患者都叫她吴姐,年少的我有一段时间我百思不解,很多不少比母亲年纪大的人,怎么还叫她姐呢?母亲对朋友很和气,对朋友的困难尽力帮助,邻居有头疼脑热都是有求必应。我记得很清楚,邻居有个和我一般大的男孩,长期需要打针吃药,母亲每天下班去他家里注射,坚持有5年多。母亲对病人也是态度热情周到,嘘寒问暖,很多慢慢成为了朋友,这是和善和关心赢得口碑。
母亲,可以说是大多数中国女性的缩影,勤劳、坚韧、友善,我敬重自己的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