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困局不解,经学不绝,私塾就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此信息一经发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方面一些家长拍手称赞,一方面私塾从业者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我们先暂不做评论,看看网友都怎么说。
网友评论
王人平:任何办学形式都都要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评价的问题。虽然现今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经过专业学习的老师,教学内容也相对系统完整。而私塾、国学班、读经班等往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评价标准混乱,更有部分班,价值观上既反人性,又反科学。
quite侥幸:有人愿意读私塾怎么了 ?追求教育多样性有错?
宁2019:非常好!支持。不然邪教私塾就满地开花。
各自生欢:国学?汉本专业干嘛去了?历史专业干嘛去了?认真依照国家教育体制走,考大学读研,走研究路,国学大师还怕培养不出来?靠这些三无机构想培养出人才,让这些挑灯苦学的学生们情何以堪?
00:不否认国学的确有优势地方,但是自然科学更是无可替代的。
黄斌:学习国学作为课余兴趣培养无可非议,但如果用来“替代”九年义务教育,那就是喧宾夺主,尤其国学教育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家长这么选择就很不理智,而主张取代义务教育的某些所谓“国学大师”们就更是居心叵测。
Aihara_Gray:这么多人选择私塾等非法办学机构,其实也体现了人们对目前义务教育的不信任。如今的义务教育着实有些过于功利,个人认为在打击非法办学的同时,也要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让学生们不仅仅丰富文化知识,更在个人素养上得到提升
冬71518:什么私塾,就是打着国学的旗号给孩子灌输封建思想的地方,更有甚者可能被外部势力灌输宗教等思想,毒害下一代,不仅私办者要抓,父母也要抓。
SONGLAY:小孩不能接受9年义务教育是犯法
不摘玫瑰:查私塾没什么,就怕醉翁之意不在酒。个人觉得后面半句才是重点,不送到学校,请家教或者自己教不行吗?中国式的机械教育抹杀个人兴趣爱好,洗脑使人变得失去对现实的客观判断,这就是欺负没能力移民的家长吧?
一日N更:麻烦把义务教育搞起来!
二裂银杏叶:私塾不能代替义务教育,但课外去学一学传统文化还是挺好的。
中正平和OTL : 很理解教育部的用心良苦,传统文化界的乱象是要管管,应该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但是,传统文化的真实义可能被普遍低估了,纯中医也是同样的遭遇,“糟粕是否真的是糟粕”还有待商榷,历史遗留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应谨慎研究,当前形势具有复杂性、特殊性,政策可能需要一些灵活性。
johnny_200710: 几千年都是自己办私学,培养了无数栋梁。现在办学质量不提高,只知道禁学?
........
以上这些网友的评论说明了几点问题:
1.私塾,国学班目前的确存在着混乱局面,缺乏统一标准和管理,在教学上乃至把背诵经典当做私塾教育的全部。种种乱象和误导使得整个私塾行业良莠不齐,被人诟病。
2.有的私塾没有将义务教育的课程纳入体系,不符合国家义务教育相关规定,也没有学习数理化等科学和现代方面的知识。而一些对传统文化,私塾不了解的人,认为这是倒退,乃至认为是封建糟粕,予以抵制。
3.部分家长认为私塾能够帮助一些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是中国体制教育之外有益的补充,让家长多了些选择。
4.部分家长对中国目前体制教育不满,甚至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当今体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以分数论成败,作业压力大,机械化教育,西化教育 ,丢失了中国人最传统的文化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很难再培养出大师,所以他们宁愿铤而走险将孩子送入私塾学校。
中国的教育困局在2005年钱学森就曾提出过。
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教授时,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14年过去了,钱老已经离世,而这一问题,仍然响彻和萦绕在中国的上空,振聋发聩。
很多人不了解私塾,被淘汰百年的私塾为什么又回来了?
1901年,清廷下兴学诏,鼓励地方兴学。
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推行。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为兴学让路。
1912年,蔡元培上任教育总长之初便发布命令,通令全国的中小学废止读经。
废除了科举和读经,从此在中国流行了千年,培养了大批人才的私塾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百年来我们完全仿照西方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进行教育。
成绩单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我们不与时间久远的比,就与动荡不安的民国比。
近代私塾培养的学生
毛泽东:1902年8岁开始读私塾,先从《三字经》开始,继而点读《幼学》、《论语》、《孟子》等四书五经;1905年毛泽东开始临帖,练习书法,初习欧(阳询)字;至1909年毛泽东已参读了《史记》、《汉书》、《纲鉴》、《日知录》等古籍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
鲁迅(周树人):6岁入塾,12岁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四书五经。
钱穆:9岁入私塾,熟读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之后自学。……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他们早年所受的“落后”、“封建”的私塾教育,并没有妨碍他们日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进而成为融通中西的一代文化巨子。
不仅如此,即便是当时培养出来的一代科学大家,也可以从他们早年求学经历中找到私塾教育的轨迹。
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乃钱穆之侄,幼年时亦受其教,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
杨振宁幼时在厦门上过私塾,背过《龙文鞭影》等,后在清华上初中的暑期,时任清华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先生特地请了清华历史系的一位高材生教他《孟子》,花了两个暑假才把一部《孟子》讲完。
无独有偶,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原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高锟,从小在上海长大,每到寒暑假,其父专门为他请一位家庭教师,指导他读《论语》、《孟子》,还有《古文观止》,并且都要背诵。
但是有关私塾的这一切仿佛都成过去时了,私塾真的像一些人眼中的“糟粕”,似乎将永远的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现代体制教育,西方教育模式能帮助中国真正培养出人才,培养出大师,扛起教育的大旗;如果我们的文化教育没有出现断层,我们仍然能看懂那些古人的经典,认得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字。也许,私塾将永远消失。
然而当教育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心和揪心的话题时,总有人会先知先觉。
现代私塾的缘起
1995年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上,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启功、吴冷西、陈荒煤、叶至善、张志公九位文化巨匠联名提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提案。
九位老人联名在提案中大声疾呼:
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此可能中断的方面是代代累积,构成我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各类古代典籍的研究和继承。不可讳言,目前我们一代人的古典学科基础已远不如上一代人之深厚,继我们而起的青年一代则更无起码的古典基础可言,多数人甚至对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典籍连看也看不懂了。
对这一问题,我们既应认识到: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
1998年,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读经”引入大陆,并在大陆成功地开展“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
就在2019年3月20日,孔子书院李敏生院长拜访中央党校老教授杨春贵副校长(83岁)、崔自铎(88岁)、趙曜(87岁)及原研究生院院长许全兴(78岁)、原哲学部副主任一级教授侯才(65岁)。 他们也一致认为趙朴初、冰心、夏衍、曹禺、启功、吴冷西、叶至善、陈荒煤、张志公等九老关于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提案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我们看出:现代私塾的崛起是必然的,一方面他是由于近百年教育的积弊,一方面源于传统文化断层和缺失。九位老人1995年的呼吁怎样了?体制教育姗姗来迟的经典教育又如何了?20年了,中国教育如何告慰这九位老人的良苦用心。
民众的期望幻化成失望,失望之后只能自发的行动。
就如当年小岗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类似,人们相信只有自下而上的改变才能倒逼中国的改变。
如果体制教育没有问题,请问谁愿意花高价用自己的孩子去做尚不明确的实验;谁愿意辞掉优越的工作,只为孩子未来找一条更好的路,而创办私塾。
现代私塾从办起的那一天起就充满了争议和被批判,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过。但现代私塾教育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乃至不断在全国各地发展壮大。他们梦想建立深谙中国经典,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理想学校。有的是在家中建立,只为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弃商从教来到农村从零开始摸索;有的乃至在探寻私塾教育发展之路上而丧失了生命.....
有很多人说办国学教育,私塾都是为了赚黑心钱,但其实当你从任何一个行业置身私塾教育,也许你就能体会比私塾教育赚钱的行业多太多了。高科技,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等,比比皆是。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回报周期快?哪个行业操心少?谁也不傻。
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国学班,私塾把传统文化搞得乌烟瘴气,就把所有私塾教育否定了,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是对中国教育的不负责任,这是无视民众的多元选择和诉求。
经学呼唤着现代私塾
传统文化的核心在经学,这是很多专家公认的。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说:经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门学问,是中国文化的源泉。经学在传统中国一直是思想与学术的核心,对国家、社会与个人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古人将视为“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的必由之路。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说:我讲的是历史事实,就是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儒学是主流,它所占的比重和影响都特别大,而经学又是儒学的核心。不研究经学,不了解经学,应该说就没有把握住我们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的部分。我这样讲,是一个逻辑推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能离开经学的研究,但对经学的研究正是今天国学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说:传统不是敌人,传承之物(traditions)是不断更替的,旧计算机会被新计算机代替,但传承之流(tradition)是不断的。中国经学同样,它是历史的理性。中国经学是中国的文化基因。
“仁”与“礼”是经学的核心。
在古代,无论私塾还是书院,最终无一不是以经学课本为教科书,用以统贯道德人生和学问,致用于修身、齐家、治国。今天的很多人在从未读过经典,对经典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在高喊着:这些都是糟粕!这种无知和诋毁圣贤的做法令人心痛。日本人没有这样做,韩国人没有这样做,西方人也没有这样做,骂祖宗的东西是糟粕的恰恰来自我们中国人,为什么?
今天我们的教育就教出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吗?
还有什么比数典忘祖更可怕的?
义务教育和经学招生的脱节
目前很多大学比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都设立了人文经学方向的专业。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能否适应他们的招生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说明:
1、“人文与社会类(经学方向)”专业方向申请条件:
1)热爱中国文化,品行端正,以学习与研究儒家经典为终身职志;
2)受过较系统的蒙学教育,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龙文鞭影》;
3)有较好的经学基础,能背诵“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周易》、《诗经》中的一种;
4)有初步的文字学基础,学习过《说文解字》,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
2、“人文与社会类(出土文献方向)”专业方向申请条件:
1)热爱中国历史文化,愿意从事甲骨、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事业;
2)熟悉中国古代文史典籍,阅读过《史记》、《左传》,及其他先秦文献;
3)对古文字有浓厚兴趣,阅读过《说文解字》,了解小篆及甲骨文、金文、简帛等。
能背诵蒙学经典,能背诵四书五经,试问:九年制义务学校的学生有多少能做到?学习过《说文解字》,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试问:又有多少体制学校学生接触过。
九年义务教育不培养,私塾来做,当仁不让,又有何不可呢?这种招生要求,简直就是为私塾学生量身定做,然而私塾学生往往因为无学籍,不能参加高考而与大学失之交臂。
这就是中国教育当下进退两难的现状。体制教育解决不了,而私塾教育的尝试又在种种不解和人人喊打的状态中苟延残喘。我为中国的教育感到悲哀,我为远去的圣贤忍不住痛哭流涕。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自古中国的私塾先生虽处卑位和困境,却从未退缩。虽囊中羞涩,亦不忘培养圣贤种子。
当下现代私塾教育的规范势在必行,私塾和体制教育的融合以及相互借鉴势在必行,教育的升级势在必行。
私塾作为体制教育之外的教育模式,作为千年来培养大量人才的传统模式,是民众和有见地人士先知先觉的有益尝试。
中国人有自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模式来办教育,中国的教育将建立自己的标准和标杆,而无须仰视西方。
未来有一天,如同经济一样,西方将仰视中国!而私塾将是激活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星火之燎原,中国现代私塾,很可能会缔造未来世界之群星璀璨!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