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尽管我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我身边却有着一帮有着宗教信仰的朋友。
有的信道,平日没事喜欢看看玄空学,研究下风水堪舆,偶尔会给我讲讲房间布置的要点,甚至吐槽一下佛教是多么的不靠谱;有的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定期去教会做礼拜,没事还在群里发下自己做了什么菜,要我们一起过去品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活得特别快乐。
我自认为是一个负能量满载的人,但和他们在一起,我的心中奇迹般地一片平静,以往心中常有的那种负能量感消失了。
后来我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原因,得到的结论很简单,他们不顾一切地去相信一样东西,因此他们的生活少了很多的烦恼。
2
心理学有一个很经典的现象,叫做证实性偏见。所谓证实性偏见,指的是个人无论合乎实施与否,均偏好自己的成见、猜想的倾向。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往往忽视掉。
经典的“智子疑邻 ”就是典型的证实性偏见。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另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是,一个在公考奋战多年的朋友和我说,在考到数学题部分的时候,如果实在做不出来或者没时间做,就直接选B,因为B正确的概率最高……
相信在很多人眼中,证实性偏见就是一个贬义词。它代表了人们不再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是一种非理性的表现。
3
但我发现,其实证实性偏见也有助于强化信念,扫清杂念,帮助我们成事。
在学车时曾经听其他学员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学员去考科目二。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考过科目二的人都知道,科目二的考场是一个大的场地从中划出几个区域作为考试区域,在考试区域内停车甚至下车都会导致不合格,但在考试区域外则没有这一限制。这个学员每次通过一个区域的考试科目,都要下车跪地向诸天神佛表示感谢,折腾个几分钟再进行下一个科目,然后下一个科目通过了也继续进行这种仪式。我听着都觉得这人是不是太过了,但就是这样,他竟一次性通过了所有科目。
一个上年纪的人学车,难度是肯定的,尤其是考试时那种紧张感更加不用多提,但是当一个人产生了强大的信念的时候,反倒能够心无旁骛地做事,这就是证实性偏见的正面作用。
4
简书上有这么一位写手,他因为自己的爱好而开始了一个连续三十天写作的计划。他并不是职业写手,而是在单位上班,在办公室里专心写东西的时候如果有事被打断,事情做完后难得的灵感就不见了,“留下了虚空和痛苦”。
连续写东西的过程并不是很容易,一开始只是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的随笔,但他抱着这样的信念:
“写。你要做的只是写。不要想其他的,……,那空白的页面在等着你把它填满。它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等着你用文字做成的食物,它不会计较你做的事物是好还是坏,……慢慢地,你的手艺会好起来的。”
就是这样,他在第二十一天的时候写了四万字的内容,还包括一篇万字长文。
5
我一直在抵制相信那些很没有依据的东西。追星、宗教、鸡汤,这些都是没有理性的东西。
但当我处于低谷的时候我不由在想,当我变得理性的时候,我们还能保有那颗初心吗?
如果信徒失去了证实性偏见,他们可能会变得理性,但那种虔诚阳光的感觉就没有了;
如果学员失去了证实性偏见,他们可能会变得理性,但开车时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写手失去了证实性偏见,他们可能会变得理性,但他们也许再没有动力坚持写作了。
既然如此,只要不会给他人带来恶果,就放开一切去做吧!
有时候,太理性,反倒让自己考虑太多后果,结果踟蹰不前,这反倒是一种退步。
有时候,不那么理性,怀揣着一股信念向前冲,反倒活得更好。
因为,万一成功了呢?
----------
参考资料
1、图片来源:明天,你好 - 牛犊网
http://www.newdur.com/lizhi/post/5673.html
2、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证实性偏见」现象?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01157
3、证实性偏见_百度百科
4、如果真的爱好写作,你所要做的只是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