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或许很多人都已经对这篇文章有了自己的预期,“肯定又是说少看手机多看书”,或许还会加一句“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一点也不奇怪,这样的认知也是我们多次接受外界信息后做出的自动化判断,当刚开始看一两篇的时候,觉得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但看多了发现说的道理你都知道了,但做不到也是白看,后来再就不看了。由此看出,我们的大脑似乎是在甄别有价值的东西,这也让本来是娱乐休闲的玩手机行为被默认为有价值的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沉迷于刷短视频了。
火药刚刚发明的时候是用于制作烟花,供人观赏的,但被人制作成炸药后,却变成了杀人的武器。所以说玩手机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要看使用的人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去玩的。
今天中午吃完饭,便躺在床上玩起了手机,不知怎么想着要学一门乐器,便在手机B站上搜了:乐器。结果出来了很多视频,我点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还有《乐器难度排行》,看完之后也没有决定出自己学什么乐器,于是我又看了推送的一位我关注了的音乐家用埙演奏的《海底》,又看到我非常喜欢的《权力的游戏》的主题曲,然后我就不知道我看了多少个链接视频,玩了多长时间的手机,我竟然看到了有关余华的采访、余华:现代喜剧人,脱口秀演员、莫言和余华的相爱相杀、莫言的新书发布会、海子的一生、董明珠与她的小秘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而原本的乐器已被我抛于脑后。
看视频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反而觉得是一直在搜索对自己来说有价值的东西,为了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价值,我看视频会尽量选择时常短的,价值高的,所以我玩了一个下午,“学”到了很多丰富的,但很浅显的,还是被别人“嚼过”的知识,而且我的心也很浮躁,我为自己玩手机感到羞愧,为大把的时间被我浪费而感到悔恨,为时光的匆匆流逝而感到担忧。
相反,在我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我是心安理得的,慢慢地翻阅,静静地思考,我也并没有想着要获得什么价值,似乎只要我捧起这本书,这本书便已经为我加冕了;读到精妙的地方也会忘记时间的流逝,但这种状态是一种“心流”的状态,让我们身临其境书中描绘的场景,其实这种状态和冥想者所追求的状态很相似,会让人感到内心的喜悦、和平与幸福。
再来想一想,我们会无意识地把玩手机当作学习,那当我们在说学习的时候到底是在说什么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不是把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原原本本的搬到现实生活中来,人在变化,世界也在变化,再说我们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是已经“过时”的,一味的生搬硬套只会衍生更多的问题;真正的学习是需要思考的,将原有的“旧知识”通过思考,融合成属于自己的新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而看短视频我们可以思考吗?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短视频背后的创作者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目不暇接,又怎么会留出观众思考的时间呢,所以我们看到的一个视频也仅仅就是一个视频而已,没有什么对我们有实际有用的价值,看的多了反而人也变得不爱思考,甚至不会思考了。
短视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其实也不是我们需要核心关注的问题了,最主要的是你如何看待短视频带给你的内容,你的生活或许会让你感觉到很累,那就安心的玩一会手机,休息一下吧,但千万不要想着要从中获取什么有用的价值。敢于承认自己的状态就是活在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