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球爸,笔名:磐石。为理想中的生活努力,从阅读开始吧。为更好的记录家庭的成长,推广家庭阅读,我将每天写一篇文章,这是我每日一篇原创文章的第102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28070/2d1e98f358c3a607.jpg)
孩子教育当中,都会出现一个词,叫做爱。那么,如何分辨过度的爱,即溺爱和适当的爱呢?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的儿子,现在6岁了,每次吃饭时总是三催四催,明明自己会吃饭,就是动来动去,不吃,奶奶就每顿都追着喂,为什么呢,老人家说是担心长不大,我看了下这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还大点,孩子现在就觉得吃饭无所谓了,奶奶喂,吃不饱没关系,反正后面自己可以吃零食,所以,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吃饭这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现在在幼儿园,也是被老师投诉说吃饭这事很拖拉。
另一个朋友的孩子,同龄,每次吃饭自己很自觉的拿起碗筷就吃,父母完全不用担心,为什么,从小就培养他要自己吃饭,一开始弄脏了也没关系,吃多少算多少,即使饿一顿也没事,另一顿自然会多吃点。慢慢的,孩子自己就很自觉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孩子对吃饭有清晰的认知,不吃饭,会饿啊,很有所谓的。
从上面两个例子来看,孩子的教育从很小就要开始,不然到大一点,6岁过后,基本养成了习惯,改的难度就大了。现在很多父母或者长辈们习惯帮孩子做事情,可能怕脏或者懒得收拾,还不如自己做得了,殊不知,这样反而让孩子得不到锻炼,意识不到这个事情的意义,孩子就会无所谓。
爱他就帮他,而不是替他做。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再去帮他,生活处处是经验的课堂,要给他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懂得面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什么,这都将对他未来的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