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互为起点,又互为终点。 生与死,互相回避,又互相印证。
《死亡之礼》2017.10.15
迷途千万里,不过是站在这山望那山。如迷途般荒芜的生命啊,如一个个耸立的小小山头,横亘在我的面前,是一切的对立(与一切相向默然)。生与死,不过是这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得其真理的话题,然而千百年之后,仍未参透。
想来,古时候骚客壮士已留下太多生死之理。或高声呼喊“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或刚劲放言“不惧生,何惧死”,有太多人将生死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含义,但其实呵,谁说生就一定快乐,死就一定悲伤呢?毕竟如白色包含诸多颜色却不能固守清纯,而黑色却能不为任何颜色所改变。世上的事,哪有什么绝对之理呢?《屈原颂》中如是说,生命的高贵需要用死亡来支撑,但谁又能说,死亡不是另一种飞翔?我反复沉吟着这句话,觉得生命之上仿佛又多了一层死亡的光辉。
凡世之人,大抵都渴望生命,惧怕死亡,我亦是其中一个。只不过较之他人,或许多了几分顺其自然,少了几分生死执念。
秦皇帝偏执寻觅仙丹,却最终终于生老病死。这本是人之生死常态,却偏偏有人冒险一搏,或一生纠缠于此。后世皇帝贵胄,多少饮食仙丹者,暴毙而亡,死于非命。古人对自然多有敬畏,然而自然不朽,人却无法长生不老。想来,讽刺之意竟是格外明显了。又如五千年兴衰中无数兵祸,所谓临阵脱逃、阵前变节者,不过都是些多有畏死之心的人罢了。只是许多鲜血淋漓的事实告诉我们,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战场上,临阵脱逃者易死,冲锋陷阵者易生。看似不可置信的结论,原因何其简单,不过是因为做的可能性多于不做。冲锋者将性命握在自己手中因而英勇无畏,退缩者畏缩不前倒给了敌人可乘之机。所以啊,世人都有惧死之心,顺其自然便好,而不必耿耿于怀,寻求刻意的改变。不如此,倒是无益反害了。
在历史的镌刻下,即便有些人的生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延伸,或美名千载,或骂名永在。然而作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来说,依旧摆脱不了死亡的终局。史书上记载的富贵王侯死了,野史上的风流人物死了,坊间巷口的小民也死了,无论富贵,无论贫贱,这最终的结局从未改变过。至于此时,仔细想来,方觉到死亡是否比生更为公正一些,于是隐隐的,有些许的期待。
死亡,似乎不再是一件讳莫如深的事情了,我们终于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中的闹钟,提醒着我们学会珍惜。海伦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把它们当作生命的最后三天来过。此时你我,不如把自己当作她,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人本就是欲望极深却惰性极重的动物,总是满心期待却突然放弃,总是得之甚多却不知珍惜,因而死亡却乎是唯一的良药,人生也因死亡而愈发美丽动人了。
死亡也是一种别离吧,无色无味,无情无欲。
大约是亲爱之人相继离去,我愈发害怕别离。《那年花开》中结局一幕,气轮声在空阔廖远的海面上渐渐远去,怀先披着披风站在甲板上,朝着母亲的方向狠狠的挥手。少年人,仿佛用尽了此生的力气。周莹同样的,和儿子挥手告别,轮船向前走去,她也向前走去……
我想,如她所言,她一辈子都在告别。一切所爱之人与她走过一段旅程,既是有缘,也是无缘,即便如她的儿子,又有何不同呢?这一幕场景,分明无泪,也分明催泪。世间之法,不外乎“大道至简”四字,我如她,她也如我。情到深处,无甚多语,但世人都是一般模样,一般感触。于是,我才懂她的悲切,她的无奈,她的苦痛。
这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有人说死亡,有人说活着。我想大概就是亲爱之人都以死亡之礼与我告别,而我还在仓皇的人间独自沉浮……
人生而赴死,不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