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理会糟糕透顶的日子,
专注于美好的时光。
山水万程,未来可期。
记录本周对我影响较大的两句话:
一是令狐冲的“格老子的”——这一周过得真苦,全靠这句话作为精神支柱,难受时愤懑时在心里默念上几遍,总能立时把自己笑翻,然后继续工作。
二是鲁迅的“人类悲喜不相通”,第一次想到这话是朋友说他牙疼,当时我正做完跑步前的热身活动,站在跑步机上准备开始跑步,在那一刻我真的无法感受那份疼,虽常听人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而且自己肯定也曾经历过牙疼,但即便如此,我也无法在当时感受到疼,更何况对于人类的很多痛苦,我们不曾亲身经历,更是无法做到对他人感同身受了。
人类的基因记忆就是“好了伤疤就忘了疼”,我们需要用遗忘交替着成长。生活实苦,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的,忘记疼痛,这样才能更好的前行。
第二次是周六带孩子们出门,当时我正买完两双鞋子,看到朋友发信息说“今天天气贼好”,恰好我当时心情也很好,就回“逛街,花钱,开心”,和孩子一起品尝糖葫芦,酸酸甜甜好滋味;意外的一下子买到两双鞋(买鞋本不在今天的计划里),这些都让我开心到飞起。我想对方在说天气好想必心情也是好的吧,而我此刻心情也是好的,这样回复似乎没问题。后面再次看到对方的消息是我很快又买到一条中意的裤子,我先说“好开心,又买到一条裤子”,然后才意识到他说的是“糟糕,我不知道去哪……”,当时他无法感受我的快乐,我也无法感受他的糟糕,于是我又想到了这句话,就补充回了一条“此时想到了鲁迅的那句:人类悲喜不相通,忧伤”,对话就再没了下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02257/dfcd4b0f371a1d8f.jpg)
生活推着我们滚滚向前,我们其实也很难能在一个情绪里呆很久。
是的,对于人类悲喜不相通,我对此感到忧伤。无论是安慰他人还是自我诉说,其实都只能停留在表面,我们始终无法真正地对他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无法真正的快乐着别人的快乐,悲伤着别人的悲伤。无论你的言辞多么恳切,你都会觉得说出来的话还是太苍白无力,你想表达你理解他人,亦或向他人表达你的痛苦,对方的回应也时常会令你觉得太虚无,一切感受终归只能自己承受,这份无力感令人沉重。
“人类悲喜不想通”自于鲁迅的《而已集·小杂感》。
原文:“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家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而已集》创作灵感:面对反动军阀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鲁迅先生既愤恨,又无能为力,“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而我只有‘杂感’而已。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
读着这段文字,感受着这份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出的无力感。在经历“越熟悉的人越知道捅你哪里最痛时”的伤痛时,我也是既愤恨又无能为力,能够说出来的苦都不算苦,痛苦的依旧痛苦,逍遥的依旧逍遥。罢了罢了,我也只是难过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02257/ca21095f98eb60a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