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常常有人说欢迎大家提建议和意见,果真是这样吗,这是套话还是套路,是否有坑和埋伏,真真假假如何分辨?
Anmy是公司的内刊编辑,在一次内刊发布后,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展有三处问题。一处是在一篇报道中,财务总监的名字是已离职的财务总监的,而新任财务总监已经上任四个月。另外一处是一篇文章的标题中错了一个字。最后一处是作者把一个分公司的领导的职位搞错了。因为平时和Anmy关系不错,我就回了封邮件,主送他和另两篇文章的作者,把三个问题指了出来。
第二天上午Anmy找到我,身旁携风,带着情绪和我说:“说你邮件发的怎么,没头没尾,怎么发给Alex,是不是脑子发热了?”
我没发给Alex邮件啊!我就赶查邮件。收件人是没问题的,不过在正文里面确实称呼的是Alex。Alex是我们的总监,我最近并没有什么事情和他沟通。
我就向Anny说,是我把称呼搞错了,不过收件人并没有Alex,换句话说Alex看不到那封邮件。不过我又将邮件中说的三个地方的纰漏一一和她说了下。她说Tom没有审核出来。Tom是她的分管领导。
Anmy在公司多年,非常熟悉公司情况,目前负责企业文化工作。在自己的一块范围内也可以说小心耕耘,努力呵护。做企业文化常要组织一些活动,办刊物等,这些都要有些群众基础,特别是七年如一日每月按时出刊,如果没有征稿过程中各单位的支持,工作也是很有难度的。
这次在刊发后提出的意见,Anmy好像不太接受,或者说没有承认自己的责任,反而说别人的问题,并对提提意见人语言攻击,让人有点不太容易接受。我写邮件时确实也有瑕疵,这个我承认。但对Anny的态度,我还是有持保留态度。虽然和她比较熟了,但这确实会影响我以后再看到问题后的信息,或者会影响我的选择。
我于是就想到人们常说的希望多提意见和建议到底有多少的真实意思,又有多少涵养愿意接受人们的反馈。我们知道,人们一般在新任职或做工作总结时,常要这样客套下,以表谦虚和礼节,希望圆满结束。但如果人当真,果然去提出意见,那可能就会“被套路”了。这如同一个网,真有提意见的来了,那就如同鱼儿自投罗网。
现实不一定完全有这么糟糕,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索性把人都当坏人,信奉祸从口出,极力避免给别人提意见。成人的社会并非非黑即白,我们要处理好那块灰色地带。我们成长最快的部分可能就在那里,那里是要动脑筋和运用智慧的地方。既然难以避免,我们就有必要考虑如何给别人提意见。
首先,要区分场合。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是有区别的。正式场合提出的意见往往带有严肃性,所以要考虑提出后的造成的影响和不可逆性,需细加斟酌。非正式场合提出的就没那么要思来想去,大不了“就当我没说”,收回所说。
其次,考虑别人的接受能力。给人提意见和建议要考虑对方的自尊心和接受能力,甚至对方是否是小心眼。要看菜下碟,“察言观色”,达到说服、建议或其它的。
再次,评估提出问题或意见的改进他难度。如果提出的意见很好,但无法一下子改进,或者依据现有情况无法改进,提的时候就要留点分寸。
不要带情绪,更不能把提意见作为报复的手段。要尊重别人的成果,尽量不要全盘否定。
给别人提意见都会给别人造成不适,我们要学会怎么减少这种不适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