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313311/5d8145d09bf9370d.png)
- 原文: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 知足者富:
- 富:完备,没有缺憾,这是一种认知,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有把富解释成有钱的,俗称钱多多。
- 足:“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这里是足够的意思。
- 知足的状态:知足的意思是知道什么样的状态是足够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了。
- 对我们的启示:
- 足够之前是拥有,拥有之前是欲望;
- 足够之后是盈满,盈满之后衰败,“物壮则老”。
- 道德经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的欲望是纷繁复杂的头绪,不断在心神上的纠缠。
- 我们当知道:不欲以静,静之徐清,人将自定。
- 强行者有志:
- 强行:强行不是硬干、蛮干、不是去抓压寨夫人;
- 要想理解强行是什么意思,当已经解经去理解“强”和“行”;
- 强:“自胜者强”,上文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强是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的强;
- 行:“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行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综合起来,“强行”的意思是克服自己的欲望,以服务天下苍生为己任,不受自身欲望驱使的去做事,去管理、去牧羊众生万物;
- 者:这里的者指的是君子、是圣人、是古之求道者,能做到强行了,那就是古之善道者了。
- 有志: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而不妄为叫做有志;
-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里的志为什么要去弱呢?本章又在强调要有志呢?
- 对我们的启示:
- 不妄为:知道什么该做,知道什么不该做,“知行,知止”;
- 我们该有志还是无志:有句话叫“人穷志短”,也就是说有志,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是需要成本的,不是有理想就可以的。
- 我们要有理想,我们要有目标,但我们更要知道,理想有远大理想,长远目标,就必然存在“近小理想”,“短近目标”。
- 够得到的桃子,才是你的,够不着的只能烂在树上,摔在地上。
- 圣人要有志,要有远大理想,要用整个社会的支持去为人民服务;已经富有四海的圣人如果没有志,就容易堕落,进而导致社会失序;
- 平民要弱志,要有小的理想,近期的目标,掌握资源很少,甚至没有资源的我们,不要好高骛远;远大理想可以有,但需要分解,建立短期目标,如果不这么做,我们除了挫败,还是挫败,就容易堕落,进而导致家庭失序;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不失其所者久
- 失:被动的失去、主动的丢弃,都叫做失;
- 所:处所,住所,名位、节点的意思;
-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儿子,爸爸、妈妈、女儿、主管、朋友、知己……
- 每个身份对应一个所,也就是这个身份该做的事,该起到的功能;
- 久:长治久安,久是长,是大、是逝、是远、是反;
- 不失其所者的两个解释,我更喜欢第二种
- 第一种解释:者,指的是功能节点的上的人,所是岗位,者就是岗位上的员工;
- 基于第一种解释,不失其所的意思就是要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这个解释有道理,但是用上了久这个字,这种解释就浅了一点,因为公司会倒闭,员工会下岗,这样的变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是员工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导致的。哪里来的长久呢?
- 第二种解释:者,指的是搭建组织架构的人,所是岗位,是变动的岗位,是随着组织架构不断革新的岗位;社会在发展,管理架构也需要适时调整;
- 基于第二种解释,不失其所的意思是,圣人、管理者需要实施的调整组织架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天下,才能维护好“民莫之令而自均”的状况,这样天下才会长久的平安。
- 死而不亡者寿:
- 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死;
- 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亡,没有了,湮灭了。
- 寿:寿与天齐的寿,道家的“不死”的概念。
- 死而不亡是什么样的状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砍头不要紧,主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 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是脑电波,是以波的形式释放出去的;
- 声音的传递是一种波,光的传递也是一种波,人的思想在他产生的那一刻,也以波的形式释放到了宇宙中。
- 覆水难收一般,释放出去的波,无法回收,他会在某个时刻与某个人的心灵发生共振,就像手机接受无线信号一样;
- 回到整句话上来:
- 古代帝王,见诸史册者众,大家能记住的又有几个?能够出现在教员心中,诗句中的不过寥寥;
- 始皇帝的感叹,诸葛亮的无奈告诉我们,皇-帝也好,道-家也罢,肉体的寿,个体的寿不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