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是如何做教育的?(一)

孔子是如何做教育的?(一)

作者: 语文郭大侠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17:58 被阅读0次

    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平民子弟也可以上的私学。他把毕生所学都融入到对弟子的教育当中,出现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盛况。一直到现在,孔圣人都是教育者最为推崇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

    教育的作用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作为普通人,我们刚出生时智力、本性都差别不大。那为何最终人会变得千差万别,这正是源于教育的影响。习惯、品行、知识日复一日地培养和积累,最终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巨大的不同。

    而这也是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人不仅仅满足本能和生理的需求,还能不断满足自己精神的需求。自我进步,自我完善,并且通过教育把自我的完善推广到整个人类社会。这是一项伟大的传承,也是人类千百年来绵延不息的重要原因。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但是在整个社会当中,除了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之外,还有个别特殊人群,那就是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简单来说就是“天才”和“蠢材”。

    “天才”是生而知之者,他们天赋异禀,年纪很小但水平早在社会教育所不及的位置,对于这样的人,教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蠢材”是困而不学者。这里的“蠢材”不是指智力不足,而是明明困顿却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对于这样的人,教育是无能为力的。

    教育归根到底还是一项主动的事情,外界压力再大,如果自身没有想要改变的愿望,终究还是一无是处。

    教育的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第一个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平等的权利,应该面向大众。

    接受教育不应该受身份地位的影响。在孔子的弟子中,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治长,做过盗贼的颜涿[zhuō]聚。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

    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

    所以何晏认为,有教无类

    “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

    同时,接受教育也不应该受智力高低的影响。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比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成为高才生。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

    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的比孔子小近五十岁。

    孔子并不歧视品行上有缺陷的人,照样收他们为弟子,他们后为也都成为孔子门下的优秀学生。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他“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教学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的教学内容以道德品行的教育为主,他主张复兴周礼,因此特别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

    但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论语》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常年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的老夫子,他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文”和“行”有助于增长技能,但德行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待别人要忠诚,与人交际要信实。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主张“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仁义治国,所以德行必然是孔子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而这部分必须运用到生活当中才算是真正习得并践行了。

    言辞是一个人与外界沟通的媒介,没有美好的言辞就很难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好的言辞也是德行的外在表现,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孔子是一个积极入世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关心国事,积极为国君出谋划策。学而优则仕,政事一直是孔子渴望并关注的重点。

    文学是积累前人智慧的重要途经,在孔子与弟子的谈话当中,我们多次发现孔子援引《诗经》等古籍的相关诗句,可见他对文献古籍非常熟悉,融会贯通。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在追求“仁”的路上可谓是孜孜不倦,永不满足。他的谦虚应是由衷之言。

    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一个人能在“仁”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追求,有一天他就会成为“圣人”。这样的理想是遥远的,路途是艰难的。但“圣”和“仁”就是孔子毕生的期冀。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孔子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就偏袒。孔子心目中的教育是大而化之的行为,是一束微光照亮另一束微光的过程。是大爱的传承,是理想的传递。没有什么值得考虑自私的利益。

    在这一段中,孔子仍然是把《诗》和《礼》放在至高的位置。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诗》教为孔门教育之根本,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一切言教皆摄于《诗》”。

    《诗经》较广泛地反映了商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思想状况,有许多做官、做人、治国、成家的经验教训可以供后人参考。所以春秋时代就被看作政治教科书。孔子还说过:虽然把诗三百篇背熟了,但不能掌好权、不懂搞外交,背得再多也是没用的。孔子的话是符合当时实际的,我们翻开一部《左传》就可以看到,当时在上层社会,一开口就是“诗日”、“诗云”,《左传》记录引《诗经》的达二百一十九条之多。在诸侯国的外交会议上,人们经常用赋诗来对答,比较含蓄、文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不懂诗,或不会运用,是会吃亏的。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是如何做教育的?(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nq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