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中,城外有一个离地面三尺来高的台子,台子分成台前和幕后,台前是一些喜剧演员在表演剧目,幕后是演员正在准备出场,台子的左右两侧和正前方站的成群的观众,这就是唱戏的和听戏的场景。
皖北地区赶会的时候,都会有一连三天的唱戏表演,戏剧团在赶会正式开始的前一天,就已经戏台在一个宽敞的地方搭好了。位居中原地区的边缘,这里请来的是河南豫剧团或者是安徽豫剧团,多是由县城商会以及其他的民间机构花钱请来赞助家乡赶会这一盛会的。
戏台离地面三尺,底下是成排的柱子,柱子之上铺满木板,就成了戏台,是戏曲表演人员工作的台前幕后。戏台前部分是前台,正上方会挂着剧团的名称,下面就是占戏台面积大部分的前台,就是表演的场地,表演戏台的中间部分正对着观众,有一侧专门坐着敲、拉、弹、打乐器的工作人员,演戏的演员在戏台中间说、唱、斗、跳,所有行云流水的表演都在上面进行。戏台上的演员服装艳丽,红的、蓝的、黑的、淡蓝;特色各具,插旗的霸王,白脸的奸臣,黑脸的清官,花脸的小丑;妆容百般,高高的鞋底,长长的胡子,粉白的脸蛋,炯炯的双眼,都是戏曲演员活灵活现表演的装饰。
在前台和后台之间,隔着一层幕,幕的中间是木板隔开,两侧用帘子遮挡,方面演戏时演员上台,所有前台的表演,都要在后面一一地准备。如果厌倦了前台的表演,还可以跑到台子的后面,看戏曲演员的化妆,看他们是如何从一个现代人变成历史人物的。
赶会的时候看戏,是年老的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对于年轻人来说,赶会时去看很多的新鲜玩意儿,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看那些戏台上老生常谈百看不厌的故事。《穆桂英挂帅》《醉打金枝》《铡美案》等剧目,在老年人之间广为流传,哪怕是平日里在电视和DVD里能看到,还要在现场的戏台仔细欣赏一番。
看戏,人多愿意成为听戏,听戏台上演员婉转的音调,听戏台上音乐交错的跳动。如果到了紧张情节,戏台上的演员伴随着音乐声,踏着木板的台面,更是如鼓点般引人入胜,若是故事进入高潮,台下老头老妈会大声呼喊着叫好,小孩子听了,也会跟着达人故意应和两声,表示自己不动也要捧场,因此,即使不在场边看戏听戏的人,也能被唱戏戏台上的声音吸引。
世纪之交,只要是赶会,戏台的前面都会挤满了观众,那时不管是老头子还老妈子,都会挤在台下看戏,在赶会的时候,路上常常能看到前往会上的老头子带着家里的小板凳,就是为自己看戏准备的。现在去听戏,人的交通工具更加便利了,骑着三轮电瓶车,停在台下,就能欣赏一场戏。如今戏台下面的观众与之前相比少之又少,稀稀落落地停着十多辆电瓶车,少数的老人在下面停着,早就没有了那时人与人摩肩接踵的情形。
与之前相比,戏台也由木桩搭建木板铺成的台面,变成了箱型卡戏台。戏台的架子全部由卡车内部伸展开来,一根根罐子放在地上,由于与车体相连,也足够牢固。戏台的前面,搭起了舞台灯架,前面十来对灯头正对着斜下方的戏台,更展示现代科技对戏台的影响。
以前的戏台,下面还能当做一个经营场地,在商户拥挤到无处可去的时候,可以在戏台底下摆出小摊子,专门买卖一些地摊东西,除此之外,戏台底下,是一个躲避阳光的好去处。现如今,面对卡车这种私人领地和台上的电子音箱,人们更愿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去观看了。当然,人越来越少,也是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