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不止没有辅导班,也没有贴身的提醒和约束,还有许多你还不知道的梗......
学习现有知识,上好每一堂课,永远是大学的主旋律。在此基础上,才是学有余力后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大学四年里,从学科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学习任务繁重,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大学一年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事半功倍,不仅大学四年受益,在未来面对终身学习型社会,也会终身受益。
当前大学课程中,教材越来越厚,课时却越来越少,老师一次课讲上十来页并不少见,有的章节还要求自学。各个知识点也不会组织反复练习和测试。So,大学新生该怎么学习?怎么做到自主学习?
这里只教新生们一招,在预习、听讲、当天复习、阶段复习中都可用到,还可用于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

对,这一招就是自己做思维导图。从中小学课程,企业培训,到国家会议,导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极好上手,也不需要很花哨,效果却很好。
我曾经在100多人的专业课上,组织每个学生用导图做预习,然后挑选出四五篇优秀作业讲解。书本中平面呈现出的各节知识点,预习阶段就被能力强的学生用导图描述的一清二楚 ,其他同学听得心服口服。可惜的是,仅通过这样一二次的作业,无法让学生们养成习惯。因此,有机会就推荐下,广而告之嘛~

如果,你从初高中,甚至小学,就有过导图训练,那恭喜你,一定发扬光大!如果还没有,那正好,大学的这个时机刚刚好!
简而言之,预习时,自己做导图,训练自学能力;课堂上,理清老师思路,快速修改、补充导图;课后,完善导图;阶段复习时,导图能帮你迅速回忆知识点,建立较为牢固的知识框架。
做导图这种学习方法,规定自己每天做几个,从一节课做到几节课,从一门课做到多门课。形成习惯,坚持下去,会越用越熟,也就说明你的归纳总结能力在不断增强,逻辑思维得到锻炼,最终会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终身受益!
2018年9月开学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