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阳光开朗的外国大男孩,找了个中国女朋友,留在中国进到大厂工作,是做游戏开发想必是鹅厂。他干了一段时间最终没能扛住大厂的压榨,辞职之后写下的感悟很有道理。
来到大厂,我看到很多能力很强的中国人,每年有特别多新的毕业生。我能理解为什么“卷”,一是工作机会不好找,你不做这个工作,肯定有别人去做,还有的是家里条件不好,很需要这份工作。但我不太理解,家里条件没有任何问题的,怎么还是把自己卷成那样,每天加班很严重。如果说并不缺钱,真的没必要把自己卷成那样。
老外以为家里条件不错的就不缺钱没必要卷,但他忘记了钱是中国人的宗教化的信仰,是人生奋斗目标,是学业事业家庭社会的评判标准,搞到多少都不够、都不嫌多。所以要一直搞,一直卷。搞到很多很对然后去炫耀消费、大房子旅游豪车等等,从疾苦到天堂以得解脱。
我看到大家几乎回家就睡觉,没有周末的计划,工作日的疲惫挡住大家去体验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时间谈恋爱,没有自己的爱好。我觉得这两件事是相关的,因为很多人成为朋友是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有朋友跟我说,因为中国的高中生,有的甚至10点放学,所以长大很熟悉10点下班。
我觉得这是文化氛围的原因。在大厂遇到的很多人都会说,不知道幸福的来源是哪里。很多人觉得买房子是必须的,结婚、生孩子是必须的,找到高薪的工作是必须的。但其实从来没想过,这些事情是自己想做的,还是社会想让你做的,父母想让你做的。他们都觉得要先辛苦才可以幸福,辛苦20年,这辈子就自由了。
但在我看来,不买房子,不在一个地方定居,赚一些钱就花掉,也可以很幸福。我的父母、学校、生长的社会,他们希望我幸福,但是不定义幸福是什么样的。他们眼里的幸福取决于我觉得什么是幸福。
嗯对,这个父母能造就幸福的孩子,而关键是谁造就这样的父母?是他们的祖辈,那谁造就那样的祖辈,是老钱,是社会国家,是原始的掠夺积累。但我们这老钱很少,祖辈多是穷人农民,老钱要么早死了、去弯弯了、出国了、给斗争了等等。顶多是三代、或者二代的才刚富裕起来。价值观还不稳,差异很大,很极端,看的不远不深,非常的黑暗森林和现实功利主义。哪怕希望自己有别于世人,高贵一些,总是不小心就攀比起来,物质起来。就像昨晚小朋友去同学家玩,同学奶奶张口也没什么好聊的,就说自己家这个房子是多大,之前的是六十多平,是她给出的钱!卖掉了小的现在换上了这个大的好房子。聊这些很正常,但对于发达国家的人们,这个给孩子出钱、买房、换房、看孩子让子女能有空工作挣钱奋斗维持阶层,这个过程早过去了,社会福利跟上了,他们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各自的兴趣爱好。所以关注点不一样,人生重点不一样,聊的东西不一样,每一天做人做事的态度、心情、速度、境界自然也不一样。
我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跟最重要的几个人一起过,有家人和朋友,有时间一起玩。我的幸福都来自于跟人的互动,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爱好。不是只有工作才能有成就感,我的网球打得好,也很有成就感。
我是很幸运的,因为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支持孩子,对他们的孩子那么好,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英国。
是的,这位外国小哥生的幸运,我们不管自己幸运与否,都努力挣脱不幸,去撑起一小片幸福天。
网友评论